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吴郡

吴郡

①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六年(前201),“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都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汉书·灌婴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②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上海市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浙江长兴、吴兴、天目山以东,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以后逐渐缩小。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改为吴州。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陈祯明元年(587)改置吴州,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今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五里,改为苏州。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复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苏州,七年(624)还治今苏州市。唐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苏州。


(1)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高祖六年(前201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史记·灌婴列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2)东汉永建四年(129年)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大茅山以东,上海市,浙江省长兴县、湖州市、天目山以东,与建德市以下的钱塘江两岸;三国吴后逐渐缩小。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改为吴州,大宝初复为吴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苏州为吴郡。


猜你喜欢

  • 安塘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北部的安塘滩,位于马欢岛东19海里。东北一西南长达56公里。滩内有安塘礁、鲎藤礁和巩珍礁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哑��笃古拉礁。1947年改名安塘岛。

  • 罗雄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罗雄部置,属曲靖路。治所在今云南罗平县南二十五里阿邦村北。至正二十三年 (1363) 迁治县北十二里旧州东。明代属曲靖府,万历十五年 (1587) 改罗平州。元至元十三年

  • 郑庄镇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成章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武进县记: “郑庄镇在城西南五十里。”(1)在山西省沁水县东部。面积376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郑庄,人口 1870。1949年属沁水县

  • 涪陵属国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 苏澳镇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苏澳镇。清于此设苏澳汛。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苏澳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苏澳镇。(1)在福建省平潭县西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苏澳,人口 16

  • 靺鞨

    古为肃慎。北魏为勿吉。隋唐称为靺鞨。分布在今吉林长白山以北,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海。《隋书·东夷传·靺鞨》: 凡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而黑水部尤为劲健”。

  • 侯丽

    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左传》: 成公十三年 (前578),晋厉公率诸侯伐秦,“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即此。古邑名。春秋秦邑。在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左传》成公十三年(前578年):晋伐秦,师“

  • 新泉军

    唐置,属会州。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开元三年 (715) 废为守捉。北宋元符元年 (1098) 改置新泉砦。唐置,治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黄河南岸,属河西节度使。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改新

  • 毛鸿宾堡

    北魏将毛鸿宾筑,在今陕西耀县西南。

  • 南康府

    元至正二十二年 (1362) 朱元璋改西宁府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1912年废。本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为西宁府,次年又改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