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先秦国名。亦名句吴、攻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初居江南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三十里),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至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争霸。其时有今江苏、上海市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②五代时十国之一。唐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天复二年(902)被封为吴王,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公元937年为南唐取代,共历四主,三十六年。


古国名。姬姓。据载周太王之子太伯(泰伯)、仲雍为使其弟季历能继王位,南奔而建吴国,又称勾吴、工吴。初都蕃离(一作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其地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及安徽、浙江两省的部分地。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大败楚兵,一度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北纪南城)。其子夫差时,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然后率兵北上,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


猜你喜欢

  • 瓜平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伊拉喀站

    亦作依拉哈、伊勒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喀穆尼站,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

  • 鄛水镇

    金置,属密县。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

  • 修仁堡

    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南修仁村。《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叶田口” 条: 修仁堡 “在府南……江防巡哨处也”。清置,即今广东省南雄市西南修仁。为江防哨所。

  • 千秋坝

    又名千秋涧。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千秋涧“在历阳县西北一十七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千秋涧“亦曰千秋坝。明初,耿再成袭和阳,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坝”。

  • 椒江

    灵江下游。在今浙江台州市境。灵江东南流接纳永宁江后,称椒江,东经椒江区入台州湾。《清一统志·台州府一》: 灵江 “至亭山会永安江出海门,又名椒江,入海”。

  • 立山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立山“东临大江, 山坂平衍,西极险阨,有径通藤县。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韩雍集大僚讲武于此,因名”。

  • 之莱山

    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6平度州“天柱山”条下:“《通志》:山之东曰之莱山,东连大泽、御驾、明堂诸山。”《清一统志·莱州府一》:之莱山,“曹学佺《名胜志》:汉人祀月之处。山有秦篆悬崖

  • 石新妇山

    亦名三新妇山。在今安徽祁门东北。《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三新妇山“在祁门东北二十里。每春雨初晴, 若彩服艳妆焉”。《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石新妇山“高四十一仞, 周二十五里,北接黟县武亭山。上有三石

  • 封兴县

    东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朝梁属梁信郡。隋属封州,大业初废入封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后又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属晋康郡。南朝宋改属苍梧郡。隋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