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灭。《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夏五月,莒人入向”。即此。

②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周桓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有“”。《水经·济水注》:天浆涧水“出轵南睪、向城北”。又引《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③春秋吴地,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即此。

④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五十里。《左传》:襄公十一年(前562),诸侯伐郑“师于向”。即此。


(1)古国名。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省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并。《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莒人入向。”即此。(2)古邑名。(1)春秋时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2)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左传》襄公十一年(前562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即此。(3)春秋吴邑。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即此。西汉置向县。


猜你喜欢

  • 鸦鹘关

    明置,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三道关。《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鸦鹘关 “在司东南三百三十里,其东有喜昌口”。《明史· 李如柏传》: “杨镐四路出师,令如柏以一军出鸦鹘关。” 即此。在今辽宁省

  • 科图

    元代名阔斡秃。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北那仁宝拉格苏木 (查干敖包) 境。清温达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卷22: 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亲征准噶尔噶尔丹。四月,“驾次科图”。魏源 《圣武记》 卷3

  • 代溪镇

    即大溪镇。今四川巫山县西南长江南岸大溪乡。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大溪镇在“县西南九十里”。在福建省屏南县东南部。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代溪,人口 1850。以山青水绿名黛溪,

  • 东明观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东南隅。石赵时为王室宴游之所。《水经·浊漳水注》:邺城“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又《水经·洹水注》:“洹水又东枝津出焉,东北流径邺城南,谓之新河,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北径东明观

  • 武冈县

    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改都梁县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 一里。《水经·资水注》: “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 西晋属邵

  • 和溪镇

    北宋置,属新明县。在今四川岳池县西二十里。开禧三年 (1207) 升为和溪县。(1)在福建省南靖县西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和溪,人口 1590。因有四大坑

  • 黄夹镇

    旧称黄家店。即今山东乐陵市西北二十里黄夹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乐陵县西有黄夹镇。在山东省乐陵市西北部。面积126.5平方千米。人口7.14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夹,人口2450。明

  • 高湖市

    又名高湖街。即今江西靖安县西北三十里高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 靖安县西北有高湖。

  • 通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通州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领静海、海门二县。辖地相当今南通、海门、启东、通州等市及如东县地。二十一年 (1284) 废通州路,仍为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

  • 明月湖

    ①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四十里。《明一统志》 卷52南康府: 明月湖 “其水泓涵澄澈,莹然如月”。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明月湖 “在府治南二里。湖心有郭公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