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
亦作吐浑。原为鲜卑的一支,游牧于今辽宁凌海市西北。西晋末(4世纪初),首领吐谷浑率所部西徙至甘肃、青海间。其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国名。魏、周之际, 传至夸吕, 自号可汗, 都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青海湖西岸铁卜卡古城)。辖境东西约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相当今青海和四川西北松潘县地。隋开皇中,其王世伏娶隋光化公主为妻。唐代,王诺曷钵为驸马,封青海王。咸亨三年(672)后率部迁灵州,任安乐州刺史。8世纪中叶,其子孙徙朔方,部落分散,河东称之为退浑。
亦作吐浑。原为鲜卑的一支,游牧于今辽宁凌海市西北。西晋末(4世纪初),首领吐谷浑率所部西徙至甘肃、青海间。其孙叶延始以吐谷浑为国名。魏、周之际, 传至夸吕, 自号可汗, 都伏俟城(今青海共和县西北,青海湖西岸铁卜卡古城)。辖境东西约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相当今青海和四川西北松潘县地。隋开皇中,其王世伏娶隋光化公主为妻。唐代,王诺曷钵为驸马,封青海王。咸亨三年(672)后率部迁灵州,任安乐州刺史。8世纪中叶,其子孙徙朔方,部落分散,河东称之为退浑。
一名则拉宗。又作则冈宗。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南嘎玛。《清一统志·西藏》卫地诸城:则布拉冈城“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大汇滩“在县东北……巨石错立,形如犬牙,水行峡中,声震如雷。其下流亦注于青田之大溪”。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十余里。《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槃涧泉 “在府治前。源出山巅,萦回石涧,泓深清洁。《郡志》 云,郡居山椒,清泉自石崖奔逆而下,用巨竹引之,绵亘数里,遍及郡城”。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兴安县置,为利州治。治所即今四川广元市。《元和志》 卷22绵谷县: “因县东南绵谷为名。” 大业三年 (607) 为义城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利州治,天宝元年(
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五十里,接芜湖市及当涂县界。原名万顷湖,三国吴开始屯垦,五代南唐筑成圩田。北宋嘉祐间重修,定名为万春圩。沈括撰有《万春圩图记》。《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万春圩“在芜湖东二十五里。计田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中。《晋书·安帝纪》: 东晋义熙六年 (410),“卫将军刘毅及卢循战于桑落洲,王师败绩”。即此。《宋书· 武帝纪上》: 东晋元兴三年 (404),刘裕遣何无忌、刘道规“破 (桓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惠嫋湖 “在府西北八十里。湖方五里。茂林掩映,水色清碧,深不可测”。
即今甘肃武威市东五十里高沟。《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高沟堡 “城周二百四十丈,旧设守备,今改设千总”。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黄沙河。《明史·地理志》 平武县: “有青川溪,下流合白水,入嘉陵江。” 《清一统志 ·龙安府》: 青川溪,“ 《旧志》: 源出清潭 (塘) 岭,合白雄关山溪,下流
1917年析建水县勐丁等土掌寨置,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老衙门。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平河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