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阳山
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重修广西通志》卷5:后阳山在“县北一里。叠嶂起伏,为县所倚”。
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重修广西通志》卷5:后阳山在“县北一里。叠嶂起伏,为县所倚”。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贝江。为融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背江在 “县西北十里。《志》 云: 背江之水历石门山,流经罗城县界入柳江,盖即融江支流也”。《清一统志·柳州府》:背江“其源有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宋史·地理志》 大名府清平县: “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齐乘》: “清平县,旧治在县西四十里清平镇。元丰间漯河决,坏城,徙治明灵砦,即今治也。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东晋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②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上蔡县置,为汝南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
①东汉置,属陈国。治所在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四十里庙王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元年 (196),封曹操为武平侯于此。西晋属梁国。东晋废。北魏正始中复置,属陈留郡。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为鹿
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
①在今安徽合肥市南巢湖中。《明一统志》卷14庐州府: 姥山“在府城东南一百里巢湖中。居合肥、巢、庐江三邑之间。一名圣女山。上有太姥庙”。②一作老山。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三山镇南。《宋书·沈攸之传
元元贞元年(1295)改长兴县置,属湖州路。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长安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名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 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北十二里河村。后移治今定海区城关镇。因山得名。大历六年(771) 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