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
又名甲水、夹河。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寰宇记》卷141上津县:吉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色白而味甘,每上已与端午日,远近咸臻,饮之治冷疾”。《明史·地理志》 上津县:“又有吉水,西南流入汉,俗谓之夹河。”
集镇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华阳河北岸。属雷阳镇。人口 1680。华阳河经此,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故名急水,后雅化为吉水,村以河名。明万历年间形成渔、盐、芦商业重镇。周围盛产棉花、稻。有轧花、塑料、榨油等厂。公路通雷阳镇,水运通长江。
又名甲水、夹河。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寰宇记》卷141上津县:吉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色白而味甘,每上已与端午日,远近咸臻,饮之治冷疾”。《明史·地理志》 上津县:“又有吉水,西南流入汉,俗谓之夹河。”
集镇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华阳河北岸。属雷阳镇。人口 1680。华阳河经此,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故名急水,后雅化为吉水,村以河名。明万历年间形成渔、盐、芦商业重镇。周围盛产棉花、稻。有轧花、塑料、榨油等厂。公路通雷阳镇,水运通长江。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永昌关“在会川卫城西三十里”。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五里。即黄岑山东麓。两峰对峙,盘折而上。《舆地纪胜》 卷57引《图经》 云: “路登陟盘旋摺叠,故名摺岭。” 明嘉靖时,知县胡勃凿山开道,行者便之。
在今江西湖口县北二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茭石矶镇巡司 “其地有茭石矶,因名”。古镇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
北宋置,属长社县。即今河南许昌县西二十八里椹涧乡。《清一统志·许州一》: 椹涧镇 “旧传汉孝子蔡顺采椹供母处”。
在今重庆市荣昌县东。《方舆纪要》 卷69荣昌县: 峰高驿 “在治东,马驿也”。清设峰高铺。
即热正寺。在今西藏林周县东北。清乾隆 《卫藏通导》 卷4 《寺庙》: “哷正寺,俗名热正寺。”
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寰宇记》卷46安邑县:“玉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其山东西一十里,势如玉钩,因此为名。”
明崇祯三年 (1630)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修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
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铁谢村西刘家井大冢。《后汉书·明帝纪》: 中元二年(57),“葬光武皇帝于原陵”。注引 《帝王世纪》 曰:“原陵,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在临平亭东南,去洛阳十五里。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五十五里闾峡。明嘉靖中置巡司于此。清初废。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明嘉靖年间移高罗巡检司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