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梁书·侯景传》:侯景“悉逼百姓及军士家累入台城内”。后梁武帝饿死于此。今习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一段为台城遗址,乃后人所附会。
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极阁南、乾河沿北。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于此。今习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的一段为台城遗址,乃后人附会。
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乾河沿北。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梁书·侯景传》:侯景“悉逼百姓及军士家累入台城内”。后梁武帝饿死于此。今习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一段为台城遗址,乃后人所附会。
本三国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东晋、南朝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故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极阁南、乾河沿北。侯景之乱,梁武帝饿死于此。今习称鸡鸣寺北与明城墙相接的一段为台城遗址,乃后人附会。
又作休腊、休制。宋大理置,属秀山郡。在今云南通海县西二十二里河西镇。元置河西县。
在今广西西林县北。《清史稿·地理志》: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有把总驻防。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四十二里钊田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瑞州府上高县西南有钊田。
①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西又名江右。魏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其后,江右又为江西省的别称。②东晋、南朝建都江左之建康(今江苏南京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南雅韶镇。清道光 《阳江县志》 卷1: 有雅韶墟。
①隋开皇九年(589)改吴州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南横山东)。以姑苏山得名。大业初复为吴州,寻又改为吴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苏州,七年(624)徙治今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吴县、常熟市以
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区北高尔山城)。仪凤二年 (677) 安东都护府徙治于此。开元二年 (714) 又徙平州。后废。唐置,治新城(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后废。
北宋置,属聊城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三十里。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北十八里巴城镇。元名高墟村,置巴城巡司于此。后徙县西真义镇(今正仪镇)。清改名为巴城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镇“西枕巴城湖及七鸦浦,又西南通傀儡、阳城诸湖,盐徒往往出没
①即鱼条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水经·滱水注》: 鱼水 “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即此。②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一名吾山。《史记·河渠书》: 汉武帝 《瓠子歌》 有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