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福洞
在今贵州龙里县。清陈鼎《黔游记》称:古福洞深四十余里,“其中景物真天造地设,浮图高十六级,每级三丈余, 皆玲珑有阶可登,每级俱有瞿昙像,香炉、炬台皆天生成者。石钟、石鼓,击之声闻洞外,万山俱响,百谷皆鸣,数十里都震动”。
在今贵州龙里县。清陈鼎《黔游记》称:古福洞深四十余里,“其中景物真天造地设,浮图高十六级,每级三丈余, 皆玲珑有阶可登,每级俱有瞿昙像,香炉、炬台皆天生成者。石钟、石鼓,击之声闻洞外,万山俱响,百谷皆鸣,数十里都震动”。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岸弹子石。清乾隆《巴县志》 卷2: 弹子石 “岷江南岸”。为南岸渡江入市主要津渡之一。
明置,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富民县北境。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迷儿军万户。藏文史籍 《汉藏史集》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迷儿军 (止贡) 为乌思地区 (前藏) 六个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芮城县(今山西芮城县)。辖境相当今山西芮城、平陆二县地。贞观元年(627)废。
一作炉峰山。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 《元丰九域志》 卷9邵武军归化县有山。 明《寰宇通志》 卷47邵武府: 炉峰山 “在泰宁县治西。圆峙如香炉,为一邑胜概”。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二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南朝梁末为震州治。旋罢震州,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里湟水北岸。《宋史·地理志》 乐州: 通湟砦,“故啰抹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吐蕃筑,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通湟
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蒋王庙。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今属江苏)人。明初将领。朱元璋外甥。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病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于此。墓冢前有碑,
在今河南宝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51宝丰县: 青条岭 “四面分水,其东南曰净肠河,流合滍水。又北为马渡河,又西为绵封河,东北为达老河,俱流合于沙河”。
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故名。清初归服后,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属定边左副将军者二十五,属喀尔喀蒙古扎萨克图汗者五,属赛音诺颜者十三,属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门徒者三,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