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古井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古井墟。
隋开皇四年 (584) 改商县置,属商州。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大业初属上洛郡。唐武德二年 (628) 移治今丹凤县西商镇,属商州。金贞元二年 (1154) 废。古县名。隋开皇四年(584年)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石子岗。《陈书·始兴王叔陵传》: “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太建十一年 (579),始兴王叔陵母彭氏卒,“求于梅岭葬之,乃发故太傅谢安旧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元和志》 卷
底柱山三门之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北黄河三门峡水库中。《清一统志·陕州》 “底柱山” 条引 《陕州志》: “三门: 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有得脱。”底柱山“三门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汉水南岸。西汉武帝平南越,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水经·沔水》: 沔水 “又东南径涉都城东北”。即此。
①北宋熙宁五年 (1072)置,为经略、安抚使路,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辖熙、河、洮、岷四州及通远军,相当今甘肃大夏河、洮河流域及渭河上游甘谷县以西地,西汉水和白龙江上游的西和、礼县、宕昌等县
唐武德二年(619)改会宁镇置,治所在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靖远、景秦、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地。贞观八年(634)改为粟州。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会宁县(今甘肃靖远县)。辖境约相当
原名隆虑山。东汉时避殇帝刘隆讳而改名。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后汉书·夏馥传》: 夏馥被诬陷,“乃自翦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隋书·炀帝纪》: 大业十年 (614),“王德仁拥众数万,保林虑山为盗
又作瑯琊。春秋末越国都城。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夏河城)。《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二十五年 (前472) 徙都瑯邪。约于公元前379年越王翳始从琅邪迁都于吴 (今江苏苏州市)。秦于此置
即今广东连州市北福山。《寰宇记》 (残本) 卷117连州桂阳县: 静福山 “在县北五十里。梁廖冲者字清虚,为本郡主簿、西曹祭酒、湘东王国常侍,大同三年家于此山,先天二年飞升于此山,后刺史蒋防仰慕高风,
即今广西贺县东北里松镇。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移会宁巡检司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