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厓山

厓山

一作崖山。一名厓门山。在今广东新会市南端,与汤瓶咀对峙如门。《寰宇记》 卷157新会县:“厓山在县南八十里,临大海。出龙眼子、木威、橄榄之树。” 《宋史·瀛国公传》: 祥兴初,六月 “己未,昺徙居厓山”。次年,“张弘范兵至厓山”。宋军溃,陆秀夫负帝沉海。即此。《方舆纪要》 卷101新会县: 厓山 “县南百里大海中,延袤八十余里,高四十二丈,与奇石山相对立如两扉,潮夕所出也。亦曰厓门山”。


即“崖山”。


猜你喜欢

  • 鹊华桥

    在今山东济南市大明湖南岸。《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鹊华桥 “古名百花桥,元易今名。遂以百花名其南桥。两桥相望,中为百花洲,洲上有百花台。环湖有七桥,今惟百花、泺源二桥。曾巩诗: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

  • 则库城

    一作哲古宗。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则库城“在喇萨东南三百四十里”。

  • 都山县

    20世纪30年代伪满改都山设治局置,属热河省。治所在大障子 (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1945年9月改为青龙县。

  • 牛家桥镇

    即今河北隆尧县东二十二里牛家桥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隆平县图:东有牛家桥。

  • 同冠峡

    即同官峡。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唐韩愈有《游同冠峡》诗。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俗名晾纱峡,又名同官峡。唐韩愈有《同冠峡》诗。

  • 大八丹国

    故地在今印度西北沿海地区;或以为大八丹为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所称底发他(Dehfaffan)的对音,在今印度西南沿海的特利切里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大八丹,国居西洋之后,名雀婆岭,相望数百里。”

  • 吕梁城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元和志》卷9彭城县:吕梁故城“在县东五十七里。春秋时宋之吕邑,至汉以为吕县。城临泗水,高一百四十尺,周回十七里。此城东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上,一在水

  • 清孟铁路

    又称道清铁路清孟支线。原拟从河南沁阳县清化镇 (今博爱县治) 修至孟县。长44公里。1925年修至陈庄 (约13公里) 而中止。1945年被拆除。

  • 石坎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清设石坎汛,有把总驻防。

  • 涨渡湖

    即今湖北新洲县南涨渡湖。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黄冈县西北有涨渡湖。民国 《湖北通志》卷10黄冈县: 涨渡湖 “在县西北九十里”。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新洲区南。因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涨需渡,涸可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