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氏县

卢氏县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寰宇记》卷6:“因山以名县。”西晋属上洛郡。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北魏属恒农郡。东魏属金门郡。西魏为义川郡治。隋初为虢州治。大业三年(607)属弘农郡。义宁元年(617)为虢郡治。唐属虢州。元属嵩州。明属陕州,万历初改属河南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陕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部,西与陕西省交界。面积 3665 平方千米。人口36.9万。属三门峡市。辖8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秦博士卢敖得道于此,以其姓氏命县名;一说以境内有卢氏山(又名石城山)得名。《元和郡县志》卢氏县:“有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战国为卢氏邑,属韩。西汉置卢氏县(治今卢氏县城),属弘农郡。西晋属上洛郡。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析置朱阳县(治今卢氏县城东南朱阳关村)。隋开皇三年(583年)置虢州,治卢氏县。大业初废虢州,大业二年(606年)朱阳县迁治今灵宝市西南朱阳村。唐至金属虢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朱阳县废入灵宝县,十一年卢氏县属嵩州。明初属陕州,万历初改属河南府。清属陕州。1913年属豫西道,1914年属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陕州专区,1952年属洛阳专区,1969年属洛阳地区,1986年改属三门峡市。地处崤山、熊耳山、伏牛山区。洛河、老鹳河、淇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豆类、烟叶等,特产木耳、生漆、核桃、桐油、猕猴桃、猴头菌等。产中药材 1200 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称。工业有机械、机砖、水泥、农机修理、制药、造纸、罐头、建材、地毯等。209国道,郑卢、洛卢和西铁公路经此。古迹有战国燕王墓、唐李密墓、王伯当墓、扁鹊洞、祁村湾遗址、石龙头遗址等。县境东南北熊耳山有卢氏大鲵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信陵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史记·魏公子传》: 魏安釐王封公子无忌 “为信陵君”。即此。

  • 葭芦河

    古名诸次水。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佳芦河。源出榆林市西北,东南流径佳县,至县城南入黄河。《宋史· 夏国传》: 李继迁 “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方舆纪要》 卷57葭州: 葭芦河在 “州西五里。中多葭芦,因名

  • 柏岭

    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南。《方舆纪要》卷110左州: 柏岭 “在州南三里。一名北 (墨) 山岩。中虚敞,可容百人”。

  • 汳水

    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市北,下接获水。《水经·汳水》:“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又东至梁郡蒙县,为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流。“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河或汴渠。古水名。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桃花山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境,接浙江安吉县界。《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桃花山 “在州城东南六十里。山上多桃,开时如锦绣然。山之石上有金牛及牧童足迹。又有金鸡窠。形皆天成”。②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之

  • 裹河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裹河在 “州西十里。源出州北五十里之青檀山,下流入大江”。

  • 上海务

    北宋熙宁年间置,在今上海市旧城区。掌管茶烟酒税。《宋会要辑稿·酒曲杂录》:秀州酒务有“上海”。即此。北宋天圣以前设置,在今上海市旧城区。属秀州。南宋末建镇。

  • 告河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之郜河。《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告河“源出杨川岭,流经县治南,又东入新乐县之沙河”。《清一统志·正定府》 作郜河。

  • 梌山嶂

    即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汀州府》 作 “梌山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