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恭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析广平县置,属恭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广德后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北。属恭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县废。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析广平县置,属恭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广德后废。
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四川省理县西北。属恭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县废。
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又名小南门。即唐成都罗城的南门。唐乾符三年(876)高骈筑成都罗城,周二十五里,开十门。南门曰万里桥门,因近外江万里桥而得名。《宋史·雷有终传》:“王均与其党二万余,南出万里桥门,突围而遁。”即此。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照城” 条: “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今为城头村,……慕容永所筑。”
即硖石县。在今河南陕县东南五十二里硖石乡。新、旧 《唐书·地理志》 作峡石县。
元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至正十一年(1351)改为忠孝军民府。
又名龙窟铺。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明正德《饶州府志》卷2:“龙窑铺在二十九都。”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余干县南有龙津镇。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南宋杨万里《明发青塘芦包》 诗: “青塘无店也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又作安居骨。靺鞨七部之一。分布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五常市境阿什河流域。《隋书·靺鞨传》:“靺鞨在高丽之北,凡有七种:……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光绪《吉林通志》卷10:“安车骨,即按出虎也。”唐
明洪武初改般阳路置,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九年 (1376) 降为淄川州。明洪武初以般阳路改置,治淄川县(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
北宋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长阳、远安等市县地。建炎中,移治石鼻山 (今宜昌县西北); 绍兴五年 (1135) 复还旧治。端平元年 (1234) 徙治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