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屯山
在今吉林九台市境。《清一统志 ·吉林一》: 博屯山 “在 (吉林) 城西北二百里。周三十里。山北有小山,上有金罗索墓”。光绪 《吉林通志》卷18: 博屯 (一作博敦) 山 “城西北二百里,高一百步,周三十里。北有小山,上有金娄室墓”。“博屯”,满语意为 “粗豪”。
在今吉林九台市境。《清一统志 ·吉林一》: 博屯山 “在 (吉林) 城西北二百里。周三十里。山北有小山,上有金罗索墓”。光绪 《吉林通志》卷18: 博屯 (一作博敦) 山 “城西北二百里,高一百步,周三十里。北有小山,上有金娄室墓”。“博屯”,满语意为 “粗豪”。
①今北京故宫西华门。明、清为紫禁城西门。②为明南京皇城西门。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东路逸仙桥东南。
①在今陕西佳县北朱家坬乡附近。《宋史·地理志》晋宁军:宁河堡“地名哥崖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②即今甘肃和政县。明于此置和政驿。1929年又置和政县。
即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北三十里鹤鸣乡境。《三国志·魏书·张鲁传》: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即“鹤鸣山(1)”。
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里。《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石门山”条下:方顶山“山顶方平”。
①《尚书·康诰》:“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原意盖谓洛在东方,东国即东方;后人或专称洛阳为东国。②春秋战国时指东方诸国。《史记·孟尝君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会楚王割东国以与齐。”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天柱千户所置,属湖广靖州。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崇祯十年(1637)迁治龙塘(今天柱县东十里社学乡田心寨),改名龙塘县。后仍还故治,复名天柱县。清雍正五年(1727)改属贵州
1943年由都兰县西南香日德、宗家、巴隆等旗辖地析置,驻香德 (今青海都兰县)。1943年由都兰县析置,治今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1946年撤销,并入都兰县。
北宋庆历五年 (1045) 置,属原州。在今宁夏彭阳县北草庙乡。元废。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宾阳县西南昆仑山。《宋史· 蛮夷传》: 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以一昼夜绝昆仑关归仁铺。高闻王师绝险而至,出其不意,悉众来拒”,智高大败。1939年中日昆仓关大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六十九里汝南埠镇。《清史稿·地理志》 汝宁府正阳县:“汝南埠,通判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