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务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隅。《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天雄节度使杜威帅兵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于南阳务”。即此。
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北,或云在城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伪以瀛州降,天雄节度使杜威引军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已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於南阳务,败死”,即此。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隅。《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三年 (946),天雄节度使杜威帅兵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于南阳务”。即此。
在今河北省肃宁县城东北,或云在城东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伪以瀛州降,天雄节度使杜威引军至瀛州,“闻契丹将高谟翰先已引兵潜出,威遣梁汉璋将二千骑追之,遇契丹於南阳务,败死”,即此。
即古南籍端水。今甘肃西部疏勒河。《明史·哈密卫传》:成化十年(1474),都督李文等救哈密,“兵至卜隆儿川,谍报阿力集众抗拒,且结别部谋掠罕东、赤斤二卫。文等不敢进”。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敦化市南松花江支流富尔河。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7: 富勒呼河 “国语 (满语),富勒呼,口袋也。(吉林) 城东南一千一百二十五里,源出额敦山,南入赫通额河”。
唐置,属唐兴县。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五十里蓬莱镇。唐诗人杜甫游蜀曾居此,写有《唐兴县客馆记》。北宋属长江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客馆镇 “在蓬溪县西二百十里。跨鳌山下”。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东距广州市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黄麖山 “在府西五十里,其东南有二岩,后有石室通明,可容数十人。元末居民尝避寇于此”。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治所在云南府(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滇东北属四川)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清代改置云南省。见“云南省”。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南康府一》 “大矶山”条下:小矶山“脉自大矶山发,截立湖中,二山之间为矶池,舟行多险”。
在今北京城德胜门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正统十四年,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1)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明正统十四年(
在今广东增城市东。《元和志》 卷34广州增城县: 猊山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多婆娑摩竹,围三、四尺,至坚,里人以为弓。弓形如弩”。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驻横江东寮脑(今江西石城县南横江镇)。1935年2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于石城、瑞金、宁化(闽)三县边境析置。以纪
在今江西樟树市。汉豫章都尉治此,故名。隋大业二年(606年)筑,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