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州
南朝梁大同二年 (536) 侨置,治所在桑根山下 (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北齐天保三年 (551)徙治新昌郡 (今安徽滁州市)。北周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全椒、来安及江苏盱眙等地。隋开皇初改为滁州。
南朝梁大同二年 (536) 侨置,治所在桑根山下 (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北齐天保三年 (551)徙治新昌郡 (今安徽滁州市)。北周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全椒、来安及江苏盱眙等地。隋开皇初改为滁州。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车城乡。原名柴城。连横《雅言》:“柴城,在恒春辖内。林爽文之役,凤山庄大田起兵应。及败窜琅,参赞大臣海兰察逐之,驻军于此;伐木立栅,因称‘柴城’。俗误‘车城’,音相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为渝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58隆德县: 底堡水 “在县西二里。源出美高山,下流合于好水”。
明嘉靖三十年 (1551) 置,属龙溪县。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嘉靖四十五年 (1566) 于此置海澄县。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于月港置,即今福建省龙海县东南海澄镇。四十四年于此置海澄县。
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广利镇西江中墨砚洲。《清一统志·肇庆府》:中心洲“一名东沙洲,在高要县东四十里零羊峡大江中。即宋包拯掷砚处,有居民千余家。按《舆地纪胜》:县西江中有金鸡洲。或即此”。
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七十八里上关。唐樊绰《蛮书》卷5:蒙归义“取大厘城,仍筑龙口城为保障, 阁罗凤多由太和、大厘、邆川往来”。苍山、洱海在此交接,为南诏、大理都城阳苴咩城北面的防戍要地。蒙古忽
在今甘肃合水县东北,为合水川分支。《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安化县:北岔河“在府东七十里。来自白豹寨,南流至合水县,会于建水”。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镇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
明末称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一鲲身岛上所筑热兰遮城堡为台湾城,故址即今台南市西安平镇。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改名王城。明末华人称荷兰殖民者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镇西南海中一鲲鯓岛上所筑热兰遮城堡为台湾城。
即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四十三里北关镇。明正统二年(1437)至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为考城县治。民国初设考城县佐于此。
1925年由东临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阳谷、莘县、冠县、茌平、高唐等市县地。1928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