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平镇

南平镇

即今湖北公安县西南南平镇。1930年7月4日,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与邝继勋指挥的红六军在此会师。7日,两军前委在文庙举行会议,决定合编为红二军团。


(1)在湖北省公安县中偏西南部、松滋东河、松滋西河之间。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平,人口1.5万。因晋时县境属南平郡,故名。清同治始,先后为松滋县、公安县治所达80余年。1955年置镇,1975年划归南平公社,1979年复镇。主产稻、棉。为鄂、湘之重要通道。有缸套、轻型车桥、生化、机电、家具、肉类加工等厂。207国道经此,松滋东河、松滋西河均可通航。有红四军、红六军会师纪念地(文庙)。(2)在重庆南川市西部。面积129.9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陈家场,人口 4850。南宋时因南平军治所驻此,故名南平。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南平镇。1949年后改乡,1984年复置镇。产稻、玉米、甘薯、小麦等。工业以煤矿为主,其他有玻璃、水泥、机械、化工等厂。川湘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文德县

    唐末置,为武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辽属归化州。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宣德县。古县名。唐析怀戎县置,治今河北省宣化县。为武州治。辽为归化州治。金为宣德州治。大定二十九年(1189

  • 清平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贝丘县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博州。北宋初属大名府。元丰中河决,徙治明灵砦 (今高唐县西南清平)。元属德州

  • 正觉寺

    ①俗称大寺。在今山西长治县(韩店镇)西北二十里看寺村。清光绪《长治县志》卷3:正觉寺“在城(今长治市)南二十里刊字村。唐太和间建”。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②南朝宋泰始中建。原名延祚寺,又名

  • 朅师国

    亦作羯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尔。《资治通鉴》: 唐天宝八年 (749),“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 朅师王亲附吐蕃,因苦小勃律镇军,阻其粮道。臣思破凶徒,望发安西兵,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

  • 沈旦堡

    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沈旦堡。民国《辽阳县志》卷3:沈旦堡“距城六十里”。

  • 神农郡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 南屿

    ①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移五县寨巡司于此。②即今台湾澎湖群岛南端之七美屿。清高拱乾《台湾府志》 卷1: “南屿亦名大屿,先时居民甚多,以波涛不测,移居八罩屿。”

  • 老大鹏汛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南沙岗。有外委千总驻防。

  • 北虢

    即虢。西周初封国。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东)。春秋时灭于晋。《左传》:僖公五年(前655),“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1956年冬在今三门峡市北上岭村

  • 穿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为鸣水江上源。《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穿江在 “县西十里。源出葵山,东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过其下,东入郁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