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南有南平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南有南平江。”
即宵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 “京山城” 条下: “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既觉,欲追之,知已无及,一笑而已,因名。” 《清一统志·安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龙光山“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搽里八万户。《汉藏史集》 (藏文版)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搽里八 (蔡巴) 为乌思地区 (前藏) 六
即今安徽泾县北太园乡。明嘉靖《泾县志》卷1:下坊镇在“县北五里”。清嘉庆《泾县志》卷2:下坊镇“在县北五里耿姥渡口,有河东、河西二处”。
①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建安六年(201)改固陵为巴东,改巴郡为巴西,改永宁为巴郡,合称三巴。相当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大部分地区。南朝宋泰始五年(469)以益州之巴郡、巴西
即化龙山。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67内江县: 化龙山,“ 《志》 云: 在县西二里。山极幽胜。一名朔龙山”。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大现礁西南55海里。东北一西南向,长约26公里。中国渔民向称上。1935年公布名称为十字火礁或西北调查礁。1947年改名永暑礁。郑资约《南海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青祈渰,“ 《志》 云,梁溪迤逦而南,至城西南二里孤渎口,分二派: 西为大渲,东为小渲,中为平壤,又南二十里至青祈渰合流,昔时渰广二十里,袤
元至正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施南道宣慰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明初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 (1405) 改为长官司。四年 (1406) 又为宣抚司,属施州卫。治所在今宣思县西椒园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南九十里,南接怀宁县界。古为安庆通往庐州的孔道。清道光 《桐城续修县志》 卷 1 《乡镇》: 罗家岭 “距棕阳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