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华寺

南华寺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沙溪河 (曹溪) 东岸。《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南华寺 “太平兴国塔:梁天监元年,有天竺国僧智药自西土来,泛舶至汉土,寻流上至韶州曹溪水口,闻其香,掬尝其味,曰此水上流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名宝林。乃云: 此去一百七十年,当有无上法宝在此演法。今六祖南华寺是也。唐万岁通天初,则天皇后锡赉宣诏。元和间,赐塔曰灵照之塔。柳宗元为记焉。开宝八年准敕赐额,乃六祖大鉴禅师道场,为岭外禅林之冠”。寺始建于南朝梁,唐仪凤间,禅宗六祖慧能主持曹溪,发展禅宗南派,有佛教 “祖庭” 之称,成为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之一。北宋始名南华寺,沿用至今。寺依山而建,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层次,宏伟壮观。寺内有唐、宋、明等朝代著名文物古迹。


在广东省韶关市南20千米处。依山(大庾岭分脉)面水(北江支流曹溪),峰峦奇秀。是中国佛教著名寺庙之一,有“岭南第一禅寺”之称。初名宝林,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三年(504年)。唐仪凤二年(677年),禅宗六祖慧能主持曹溪,发展禅宗南派,故佛教徒有“祖庭”之称。唐代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初赐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寺庙建筑屡经兴废,现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前后七进,绿树婆娑,殿宇辉煌;尚保存唐代卓锡泉、明代灵照塔等古迹和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唐代六祖真身像、千佛袈裟及圣旨、北宋木雕罗汉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广牧县

    ①西汉置,属朔方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当即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西土城子古城。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南河上承西河,东径临戎县故城北,又东径临河县南,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径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北河

  • 孝子峰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落雁峰西北。相传有一孝子因亲病舍身于此。清光绪《华岳志》卷1:孝子峰“在落雁西北,一峰特起,曰孝子峰,上有八卦池”。

  • 永泰市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北宋于此置永泰镇。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明史·地理志》德兴县:“西南有永泰巡检司,废。”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元初置酒税务。明初置巡检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

  • 浦口市

    ①即普口市。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六里浦口镇。②一作堡口市。即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五十四里堡口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新宁县图: 县东北有浦口。

  • 宣化府

    ①西夏改甘州置,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元初改为甘肃路。②亦作宣化州。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旷县 (今越南河宣省北光州地区)。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河宣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

  • 敖城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敖城乡。明置巡司于此。

  • ?利

    古地区名。 东晋时译作修利, 唐译作��利。据 《大唐西域记》 卷1载: 其地东起素叶水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西至羯霜那国 (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沙赫里夏勃兹附近

  • 酉阳铺

    明置,属平越卫。在今贵州福泉县西南鱼酉乡。

  • 宜宾镇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宜宾县置,属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宣和元年 (1119) 改置宣化县。

  • 黄旗埠

    即黄岐埠。今山东安丘市东北黄旗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