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兖州

南兖州

①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 移治广陵县 (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州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名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又改为东广州。

②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治所在涡阳县(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地。景明中废。

③北魏正始四年 (507) 侨置,治所在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鹿邑、睢县以东,安徽涡阳县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 (532) 改为谯州 (又名南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


(1)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年)移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安徽省凤阳、滁州等县市以东地。其后略小。北齐改为东广州,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东广州。(2)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置,治涡阳城(今安徽蒙城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颍上以东,蕲县集西南,龙亢集以西、淮河以北。景明中废。(3)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置。治小黄县(今安徽亳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鹿邑、睢县以东,安徽省涡阳西北的涡河及西淝河流域,南朝梁中大通四年(532年)改为谯州。北魏复改南兖州,北周改为亳州。(4)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都郡置,治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七年改为邗州。


猜你喜欢

  • 迦叶 (葉) 洞

    在今云南鹤庆县南境。《清一统志·大理府》: 迦叶洞 “在宾川州鸡足山东北三十里。明李元阳游记: 有二洞,皆名迦叶,一在山麓,每岁二月,土人作会; 一在山腰,草木蒙蔽。洞深各百余步,奇石万状,而雕镂巧妙

  • 义合县

    金正大三年(1226)升义合寨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元至元四年(1267)废。古县名。金末升义合寨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为寨。

  • 苏公堤

    在今广东惠州市城西。《舆地纪胜》卷99惠州:苏公堤“在丰湖之左岸。绍圣间,东坡出上所赐金钱筑焉”。

  • 安肃军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静戎军置,治所即今河北徐水县。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徐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静戎军置,治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徐水县东部。其地曾置有榷场

  • 临桂县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始安县置,为桂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以临近桂江为名。天宝初为始安郡治,至德二年 (757) 为建陵郡治,乾元初复为桂州治。南宋绍兴三年 (1133) 为静江府治。元为静江

  • 托钵山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套白山。《清一统志·巴林》:巴林“右翼驻托钵山,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张穆《蒙古游牧记》、《清史稿》均作“托盔山”。

  • 孝直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平阴县南孝直镇。清嘉庆《平阴县志》卷3:孝直铺“在城南五十里”。在山东省平阴县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直,人口 9000。传唐时建村,村内有一老人无儿无女,

  • 方山戍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水经·江水注》:垂山水“又南径方山戍西”。

  • 北星河

    一名上元水。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上庸水”条下:“《志》云,县北三里有北星河。出陕西白河县,合水坪、㟍峪、观音沟诸水南流,合庸水,东注于汉。”

  • 吕梁城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元和志》卷9彭城县:吕梁故城“在县东五十七里。春秋时宋之吕邑,至汉以为吕县。城临泗水,高一百四十尺,周回十七里。此城东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上,一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