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乐县

南乐县

五代唐改昌乐县置,属兴唐府。治所即今河南南乐县。后晋属广晋府。后汉属大名府。北宋崇宁四年 (1105) 属开德府。金属大名府。元属大名路。明属大名府。民国初属河北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改属平原省。1952年划归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北部,与河北、山东两省相邻。属濮阳市。面积614平方千米。人口49.7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乐昌县(治今南乐县城西北吴村北)。东汉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于汉旧城置昌乐县,属魏郡。隋大业元年(605年)废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又析置昌乐县(治今南乐县城西北谷村一带),属魏郡;六年移治今南乐县城。五代唐晋王李存勗避其祖李国昌之讳,以县治在旧治之南,改昌乐县为南乐县,属广晋府。《读史方舆纪要》:“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使刘济河,屯昌乐以逼之。魏人遂作乱,以地归于晋。明年,晋王存勗改县为南乐。”金属大名府。元属大名路。明、清属大名府。1913年属大名道,1927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濮阳专区,1954年属安阳专区,1958年属新乡专区,1961年属安阳专区,1969年属安阳地区,1983年属濮阳市。地处黄卫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卫河流经西北部。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棉花等。有机械、化工、酿酒、砖瓦、棉织、农机修理、冷冻、面粉、造纸、印刷、草帽辫加工等厂。106国道纵穿南北,安济公路横贯东西。名胜古迹有仓颉陵遗址、赫胥陵古墓群、三娘子台遗址、唐代古槐、明代文庙大成殿等。


猜你喜欢

  • 楼德镇

    又作娄德镇。即今山东新泰市西楼德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在山东省新泰市西部。面积91.7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楼德,人口1万。春秋建村。《左传》称菟裘,《水经注》因之。清同治元年(1862

  • 阳武坝

    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扬武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冲霄山

    又名火山、火焰山。在今广西梧州市南隔江二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火山“在城南隔江二里。上有光如火,其下水深无际。今亦名冲霄山”。

  • 建安戍

    ①在今河南宜阳县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三年 (571),“齐斛律光与周师战于宜阳城下,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②南齐置,在今河南固始县东。《梁书·夏侯详传》: 南齐明帝时,“建安戍为

  • 平南县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为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取南方太平之义也。”天宝初为临江郡治,乾元初复为龚州治。南宋属浔州。元属浔州路。明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

  • 汤溪县

    明成化七年(1471)析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置,属金华府。治所在汤塘(今浙江金华县西五十里汤溪镇)。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撤销,并入金华县。古旧县名。明成化七年(1

  • 龙尾山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0兰州:“龙尾山在州南三里。山形如龙尾,落黄河之壖。《志》云:即府北马寒山之支陇也。”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回民据此反清。事平,建四墩堡于上,与兰州城为犄角。

  • 万载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万载场置,属筠州。治所即今江西万载县。北宋属袁州,宣和三年(1121)改名建成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名万载县。元属袁州路。明属袁州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

  • 版岩镇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南七十里板岩乡。清雍正 《陕西通志》 卷17引 《山阳县志》: 版岩寨“岩三面如削,一面小路可登”。

  • 万工堰

    ①亦名官渠。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南十七里蒲阳河上。《元史·河渠志三》:“外江东至崇宁,亦为万工堰。堰之支流自北而东为三十六洞,过清白江堰,东入于彭、汉之间。”《明史·河渠志》:天顺二年(1458),“修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