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山镇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城。1948年置龙胜县治此。1952年改为卓资县。因镇东有山,顶平如桌,故名 “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镇因以名。
在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中部、黑河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以山名,因镇东有山,顶平似桌子而得名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1946年起为县治。1958年属上游公社,1962年改城关镇公社,1981年改卓资山镇。农产以蔬菜为主。有五金、皮毛、砖瓦等厂。卓资山烧鸡闻名。京包铁路经此,有公路连接110国道。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城。1948年置龙胜县治此。1952年改为卓资县。因镇东有山,顶平如桌,故名 “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镇因以名。
在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中部、黑河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以山名,因镇东有山,顶平似桌子而得名桌子山,后雅化为卓资山。1946年起为县治。1958年属上游公社,1962年改城关镇公社,1981年改卓资山镇。农产以蔬菜为主。有五金、皮毛、砖瓦等厂。卓资山烧鸡闻名。京包铁路经此,有公路连接110国道。
清康熙六十年 (1721) 置,属杂谷安抚司。治所即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乾隆十四年 (1749) 升为宣抚司,四十年 (1775) 升为宣慰司。
东汉和帝刘肇陵。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后汉书·殇帝纪》: 延平元年 (106),“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南
又名澄湖、黄塘泉。在今河北曲周县西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年 (385),刘牢之救苻丕进兵至邺,慕容垂败,“牢之追及垂于董唐渊”。在今河北省曲周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刘
①又名龟亭、龟停山、龟停子、车停子。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为江中小岛。唐、宋时上有观音庙,故名。民国《巴县志》卷1:“龟亭山……土人呼为小南海。”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清一统志·宝庆府》:长湖水“源出县北罗洪岩,西南流,合新寨水入夫夷水”。
广义的武夷山在今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连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海拔2158米,为本省最高峰。狭义的武夷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二十里,
俗名大石头。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查山” 条引 《新志》 云: “相传仙人查玉成曾炼丹于此。今有浴丹井。”即“敬亭山”。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六十里。为县西孔道。明置速为驿。
本海阳县地。1941年设牟海县驻此。1945年改名乳山县。1993年改设乳山市。
1936年置,属广西省。治所即今广西资源县。以据处资水之源而得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北与湖南省相邻。属桂林市。面积 1954 平方千米。人口16.6万。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大合镇。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