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沟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半截沟乡。产沙金及铁。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金华镇旧名半截沟,镇为长白府西屏,层峦叠嶂,环绕如围,去年新设市廛,商贾日增。”
集镇名。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金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30。原名金华镇。清光绪初年形成屯落。1931年从俗改称半截沟。产人参。浑长公路经此。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半截沟乡。产沙金及铁。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3:“金华镇旧名半截沟,镇为长白府西屏,层峦叠嶂,环绕如围,去年新设市廛,商贾日增。”
集镇名。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南部。金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30。原名金华镇。清光绪初年形成屯落。1931年从俗改称半截沟。产人参。浑长公路经此。
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洪涛山” 条下: “ 《志》 云,县东北十里有鲁硔山,相传鲁肃曾居此。明崇祯十四年,流贼犯境,据鲁硔山焚掠,久之始去。”
又名乌龙山。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嘉陵江边。《舆地纪胜》卷184利州:乌奴山“在绵谷县。以李乌奴得名”。《方舆纪要》卷68广元县:乌奴山在“县西二里嘉陵江岸。峭壁如削,高不可上。晋、宋间有氐李乌奴者,据此作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二十里亚尔乡(雅尔湖)。《宋史·高昌传》:雍熙元年(893),王延德使高昌归,叙其行程“师子王邀延德至其北庭,历交河州”。即此。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澄江县北三十五里阳宗镇。元改阳宗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东北阳宗。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阳宗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属直隶南京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
南宋置,属泗城州。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明永乐七年(1409)置上林长官司。
即张博铁路。自山东张店 (今淄博市)至博山。
亦作托扑鲁克。即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托普鲁克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台“七十里至托布拉克台”。
唐武后久视元年 (700) 置,属羁縻淯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境。后废。
①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为珲春河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1:珲春河支流有四道沟河。河口附近有四道沟屯。②即今吉林临江市东南四道沟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四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