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沟里
又名衣锦乡。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孤父聚”条:“又县南(按,应为北)有午沟里,朱温生长于此。”《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午沟里“在砀山县东北接丰县界,北去丰县五十里。朱温生长于此,尝改为衣锦乡”。
又名衣锦乡。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孤父聚”条:“又县南(按,应为北)有午沟里,朱温生长于此。”《清一统志·徐州府二》:午沟里“在砀山县东北接丰县界,北去丰县五十里。朱温生长于此,尝改为衣锦乡”。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部吉打。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永康二年(301)复置
隋开皇初改长社县置,为许州治。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大业初为颍川郡治。唐武德四年(621) 复改为长社县。古县名。隋开皇初(一说大业三年〔607年〕)改长社县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历为许州、颍川郡治。唐
①东汉兴平二年(195)分诸暨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浦江县西南。三国吴属东阳郡。南朝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北齐改新城县置,为丰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隋开皇初废。③隋开皇十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二里颍桥回族镇。《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哥舒曜进兵讨李希烈,“曜至颍桥,遇大雨”。即此。北宋置镇。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颍桥回族镇。《资治通鉴》:唐建中四年(783
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吉打及其北部地区。《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军突弄山)又五日行至海硖……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祇国,在佛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其北岸则个罗国。个
①又名九龙山。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引《雒南县志》:“当故县之西,故名。”②《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郑玄注:“西者, 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方舆胜览》
即丰溪镇。在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清魏源 《圣武记》 卷10: “竹溪以峰溪为要隘。”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沅江”条下:百曳滩“相传后汉刘尚征蛮至此,江流峻急, 以百夫曳之不能进”。
①南齐置,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隋开皇十年(590)改为熙平县。②南齐置,属益州。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今四川眉山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丹棱、洪雅二县及眉山县西部地。北周明帝时改为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