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千金陂

千金陂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千金陂“在府城东南。汝水受上流诸水,至郡城南,西岩多阻石麓,流缓而江广,渟潴如湖,曰瑶湖。自瑶湖北至孔家渡,地平衍,土疏恶。唐天宝中,决啮旁岸,支港横溢,田畴荡废。上元中,守臣建华陂以遏支流。大历中,刺史颜真卿继筑,名土塍陂。贞元中,刺史戴叔伦又筑,名冷泉陂。咸通中,李渤增筑,名千金陂。军倅柏虔冉记云,陂横截汝水,南北百二十五丈。又凿冷泉故基,凡百七十余丈,接汝江。江水小长,则蹙陂之水丈余而入于冷泉新渠,以通舟楫之利。起文昌桥北,沿流十余里,灌注原田新旧共百顷有余。自是为利益广,东西乡田灌溉各数千顷。后渐废。宋绍兴中,郡民王姓者复修之。嘉靖中,太守赵师都又修之。淳祐中,太守叶梦得又修之。宋季元末,兵乱相寻,陂遂大决,支流日横。明朝弘治中,常议修复,不果。嘉靖中,旋议旋革。二十六年,役始兴,方成而随决。议者谓故道之壅沙尚高,故大川之洪流愈激也。万历以来,亦常议增修,未有成效。《志》云,文昌桥在城东汝水旁,千金陂从东南趋城下,乃抱城而东,过文昌桥,复绕城而北,又折而西也”。清时亦多次议修,均未有成效。


猜你喜欢

  • 青山寺

    又名焦王祠。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十五里青山西麓。今青山东麓犹存焦城故址。东汉灵帝建宁间封焦王为青山君,并立有焦王祠碑。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加封焦王为惠济公,焦王祠始有惠济公庙之称。后经明清两代重

  • 挖黑司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 斜塘

    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斜塘 “在府西二十里。大泖东出为黄桥门水,又东为斜塘水,波流湍悍。东汇为横潦泾,即黄浦上流也”。集镇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中部、斜塘河两

  • 楼头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永宁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永宁州。

  • 洊安县

    南朝梁、陈间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唐武德五年 (622) 为齐州治。贞观二年 (628) 属绥州,八年 (634) 改属贞州,十三年 (639) 属广州。至德二年 (757) 改为

  • 贵定县

    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析新贵县及定番州地置,属贵阳府。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四十里旧治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新添卫入贵定县,移治卫城 (即今贵定县)。据郭子章 《郡县释名》贵州卷

  • 亚崎

    又作哑齐、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

  • 石坎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清设石坎汛,有把总驻防。

  • 灵泉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灵泉山“又名龟山。有二井,冬夏不竭”。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灵泉山“在府城东六十里。山有泉,旱祷有应。因名”。

  • 石山

    即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石山镇。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1)古山名。在辽宁省凌海市石山镇境内。峰有十三,昔名十三山,今称石山。主峰海拔254米。特产花岗石。据传,清圣祖(康熙帝)东巡过此,留有十三山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