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新道

北新道

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国、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 皆并属车师后部王。……转西北则乌孙、康居。”此道大约在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附近从新道分出,越过天山,经东、西且弥国(今乌鲁木齐、玛纳斯一带)至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


猜你喜欢

  • 根宁县

    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北太两省境。南齐后废。

  • 那尔轰山

    在今吉林靖宇县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那尔轰山,(吉林)城南四百里,高十余丈。”“那尔轰”,满语意为“细”。

  • 马营墩堡

    即今甘肃民乐县东南马营墩村。《清一统志·甘州府》:马营墩堡,“本朝初设守备,今改都司”。

  • 訇延都督府

    唐显庆二年 (657) 于西突厥木昆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约8世纪前后废。

  • 河西

    ①古地区名。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尔雅·释地》: “河西曰雝州

  • 柴桑山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冷石赭”。晋陶潜家于柴桑,即此。

  • 金满州都督府

    唐永徽五年 (654) 以处月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后废。

  • 蚕室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蚕母山。《左传》: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即此。

  • 绸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乌伤县(今浙江义乌市)。《新唐书· 地理志》: 绸州 “因绸岩为名”。辖境相当今浙江义乌市地。七年 (624)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乌伤(今浙江义乌市)。辖

  • 岩昌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南。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唐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