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
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
(1)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2)唐方镇名。先天元年(712年)始设,以辖境在伊州以西,故称伊西;以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开元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贞元六年(790年)地入吐蕃。
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
(1)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2)唐方镇名。先天元年(712年)始设,以辖境在伊州以西,故称伊西;以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统辖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开元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贞元六年(790年)地入吐蕃。
邑名。又名昌城。战国时齐地,后入燕。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二十五年 (前274),“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又,《乐毅传》: 燕昭王 “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多罗山“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又西一里有山羊岩,皆高胜”。
在今甘肃甘谷县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汉阳郡冀县有缇群山。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6: 缇群山 “平峦叠翠,势若旗鼓。昔汉通西域,以缇骑三千憩此”。
即今贵州织金县。清康熙三年(1664)于此置平远府。二十二年(1683)改平远州。1914年改织金县。
①即邢。商代国都。《世本》: “祖乙迁于耿。” 《史记·殷本纪》 作 “祖乙迁于邢”。《帝王世纪》 以为即 “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 王国维 《说耿》 以为在邢台 (即今河南温县东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九十里洺口乡。唐为乐平县治。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9砀山县: 段庄河 “亦大河支流也。由虞城县流入境,经县西回冈集。明嘉靖二十四年,沙淤坡水漫流,至双沟集南一里,汇流成河。又东三十里,合桑叶河,经萧县境,北
亦作冈噶诺尔。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4阿巴哈纳尔部:“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河三道。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广四五十里, 中有细流, 与
①三国吴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株洲市。西晋泰始中移治今株洲县南淦田镇西南。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云州。贞观元年(627) 废。②南朝宋大明八年 (464) 改建宁郡置,属西阳郡。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置,在今新疆若羌县北罗布庄。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1婼羌县:罗布驿 “驿东即罗布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