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文王碑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驿区山泉乡大佛岩。宇文泰(507—556),鲜卑族人,为大丞相,专制西魏朝政。死后,其子觉代魏,国号周,追尊宇文泰为文王。此碑为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大都督强独乐等为文王颂功的刻石。碑上段阳刻十五行楷书,文为“北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下段阴刻四十行楷书,每行三十四字,全文一千四百余字,叙述文王宇文泰的战功。书法精美。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驿区山泉乡大佛岩。宇文泰(507—556),鲜卑族人,为大丞相,专制西魏朝政。死后,其子觉代魏,国号周,追尊宇文泰为文王。此碑为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大都督强独乐等为文王颂功的刻石。碑上段阳刻十五行楷书,文为“北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下段阴刻四十行楷书,每行三十四字,全文一千四百余字,叙述文王宇文泰的战功。书法精美。
隋开皇六年 (586) 置,即今安徽怀远县西北河溜镇葛山寺。
亦名温井。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唐杜光庭 《录异记》 卷6: “开州后倚盛山,东枕清江,泝江而北三十余里至温汤井。井水泉水,在北山上。麟德年因雷雨震霹,山脚摧裂,洞门自开。” 清魏源《圣武记》 卷9
又名永和窑。窑址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永和镇。为五代至元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宋代窑业盛极一时。
宋建,在今浙江缙云县南。《清一统志·处州府》: 巽亭 “在缙云县南龙津桥上。宋御史詹适建,苏轼诗: 涛雷轰白昼,梅雪耿黄昏”。宋建,在今浙江省缙云县南。北宋苏轼有诗。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黄浦乡。《明史·河渠志二》: 万历六年 (1578),潘季驯言: “淮决高家堰、黄浦口,水多东溃,堤弗固也。”
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南许岭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宿松县东南有许家岭。
1942年改安定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在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为纪念谢子长烈士而命名。在陕西省北部、秀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405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瓦窑堡镇。
①即今江西新建县西之西山。又名南昌山。《明一统志》 卷49南昌府: 逍遥山 “在府城西南八十里,乃道家第四十福地。南有旌阳玉隆宫”。②在今江西修水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逍遥山 “高千丈
北宋置,属真宁县。即今甘肃正宁县 (山河镇) 东南秋头乡。
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元和志》卷17厌次县: 通海故关 “在县西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