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混
即勐昏。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明、清为版纳勐混驻地。傣语 “勐” 为平坝,“混” 为倒流,意即河水倒流的坝子。
即勐昏。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明、清为版纳勐混驻地。傣语 “勐” 为平坝,“混” 为倒流,意即河水倒流的坝子。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析南海、番禺二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在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山镇。以花山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38年移治赤坭国泰。1939年迁今市西北三华村。1946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莎车府。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县东北塔热木博依附近。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叶尔羌“回语叶尔谓池;羌广之意。其地宽广”, 故名。十年(1884)迁治哈哈里克(今叶城县)。民国初属
①隋开皇六年 (586) 改西充国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县南五十里塔水镇。《元和志》卷33神泉县: “因县西神泉为名。” 大业初属金山郡。唐武德初属绵州,天宝初属巴西郡,乾元初属绵州。《资治通鉴
唐乾符二年 (875) 置,属雅州。治所在荣经县 (今四川荥经县)。后废。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县 “有圉乡”。《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杜注: “洛阳东南有圉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单子伐东圉。”即此。
即吴国。先秦国名。为周太王子太伯、仲雍所建,初都藩离(一作梅里,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后迁都吴(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后期国力强盛,南败越国,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见“吴”。
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天平山支阜高景山。《越绝书 · 吴地传》 云: “阊门外高颈山东垣石人,古者名石公。”古山名。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天平山支脉高景山。《越绝书·吴地传》:“阊门外高颈山东桓石人,古者名石公
即今宁夏隆德县西南神林乡。《方舆纪要》卷58隆德县 “六盘关” 条下: “又神林堡在县西四十里,亦旧时戍守处也。今有神林堡递运所。”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西南神林铺村。金元光元年(1222年),西夏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北五十四里统景镇南。清道光 《江北厅志》 卷1: 温塘峡 “厅东北一百四十里。两岸悬崖陡壁,高峻凌云。上游小溪有虎跳溪、 飞龙滩、 象鼻咀、 立马石、 ȸ
①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浏河镇。为娄江入海处。元时海运漕粮由此出海。延祐元年(1314)昆山州治曾徙于此,至正十七年(1357)复回原址。当时曾号为“六国码头”。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下西洋,亦由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