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分江水

分江水

古水道名。《汉书·地理志》 丹阳郡石城县:“分江水首受江,东至余姚入海,过郡二,行千二百里。”《水经》沔水:“又东至石城县,分为二”:其一,“又东至会稽余姚县,东入于海”。这是连接古庐江和浙江两水系的统称。江水浊流由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口倒灌,即《水经·沔水注》 所谓“江水自石城东入为贵口”,溯流而上,在今石台县南转入青弋江源头清溪,越过分水岭黟山,南接古浙江源头今黟县漳河,顺流而下,经新安江和钱塘江干流,东出余姚海口,其南侧即为古会稽地区。这是古代中原经江淮间横渡长江,东南通往东越的重要交通干道。这一干道以分在黟山南北的浙江和庐江两水的水路为主,而辅之以两水间短程的山道,古代习惯性地误为一直通的水道,直接与江水连接起来,视为江水下游的分流,称之为分江水。由于历史的发展和交通形势的变化,到郦道元注《水经》时,又以通过黄山北麓的青弋江中游,东通太湖,南下钱塘为主干的交通路线,与《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吴县的南江连接,附会为南江,实际是六朝时期大江下游一条重要交通干线。


猜你喜欢

  • 军都县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十七里土城村。东汉属广阳郡。西晋属燕国。北魏属燕郡。东魏天平中移治今昌平县北。北齐天保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土城村。属上谷郡。北魏徙治今昌

  • 三峡桥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连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1)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南宋

  • 都谷郎寨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零绿水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新唐书·地理志》零绿县: “以零绿水名。” 《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零洞水 “在废零禄县西三十里。源出县西境零洞山,下流入海。一名零禄水”。

  • 矬铜场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元丰九域志》 卷9广州: 新会县有矬铜盐场。《清一统志 · 广州府》 “海宴盐场” 条引 《新宁县志》: “矬洞场在县南。”

  • 长兴县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吴越改长城县置,属湖州。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南宋宝庆元年(1225)属安吉州。元初属湖州路,元贞元年(1295)改为长兴州。明初改长安州,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属湖

  • 绥德军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改绥德城置,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绥德、清涧、米脂、子洲、子长等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为绥德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

  • 石洞峡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之铜锣峡。《寰宇记》卷136巴县:“(渝)州东北二十里有石洞峡,即先主置关之所,东西长约二里。”

  • 龙涸防

    北周保定五年(565)于龙涸城置,在今四川松潘县。天和元年(566)于此置扶州、龙涸郡和嘉诚县。

  • 板桥场

    ①即今四川永川市北板桥镇。清道光 《铜梁县志》 卷2: 板桥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②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北板桥子乡。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板桥场在 “县北二十里……通省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