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阳岭
在今安徽旌德县北。《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凫阳岭在“县北十里。又县西北有乌岭”。
在今安徽旌德县北。《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凫阳岭在“县北十里。又县西北有乌岭”。
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南二十五里,秋浦河上游管溪与琏溪、鸿陵溪合流处。有三巨石横亘如埭坝。中埭四方平广约五丈许,俗称台板石,又名钓鱼台。三埭连锁三溪。《元和志》卷28石埭县: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置,属台湾府。治所在佳里兴堡 (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四十三年 (1704) 移治今台湾嘉义市。乾隆五十二年(1787) 改名嘉义市。古县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东汉延光元年 (122) 改蜀郡西部都尉置,属益州。治所在青衣县 (后改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今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小金川以南,名山县以西,九龙以东以北,大渡河中游地区。三国蜀汉章武元年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0严州府建德县: 湫山在 “府 (治今梅城镇) 东北四十里,与乌龙山及桐庐县之清凉山相峙,高六百丈,周百里,上有石湫,岁旱不涸,因名”。
在今广西邕宁县西八尺江北岸。明置巡司于此。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八尺之北,大江之西,巡司名八尺,驿又名黄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邕江南岸。以近八尺江得名。地势险要,明洪武
旧名乌泥泾镇。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西南有“华泾”。
亦名石匣营。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石匣营在“县东北六十里。营西有石如匣,因名。旧有石闸驿在县南里许,宣德四年徙于此。宏治十七年筑城,周四里有奇, 自是增兵置守,益为要地”。
为今蒙古国杭爱山脉西北部的一支。《魏书·蠕蠕传》:延和四年(435),世祖亲征吴提敕连可汗,“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
在今河北曲阳县北南镇乡涧磁村、燕山村一带。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6: “定窑,宋时所烧。出直隶定州,有南定器、北定器。” 1962年与1987年进行发掘,东西长二十里,最大窑场在涧滋村北。出土瓷
唐石汗那国都城。在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 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龙朔元年 (661) 为悦般州都督府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