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关
又名古川口、灵石口。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三十里雀鼠谷北口。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中道一轨,为南北咽喉。《明史·聂豹传》:明嘉靖间,“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即此。
又名古川口、灵石口。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三十里雀鼠谷北口。关外迤北皆平原旷野,入关则左山右河,中道一轨,为南北咽喉。《明史·聂豹传》:明嘉靖间,“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即此。
在今甘肃文县北。《清一统志·阶州二》:火烧关“在文县北二十里。两山壁立,中通一径”。光绪《甘肃新通志》卷9:“相传元阔端自成都入文,破城北去,以火攻此关故名。”
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周亘五十余里,南接郴州界”。《清一统志·郴州一》:龙耳山“双峰如龙耳,故名”。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龙耳山“在县西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周穆王姬满为周昭王之子,在位期间西击犬戎,东讨徐戎,周游天下。据 《寰宇记》 卷25雍州长安县: “周穆王陵在县西南张恭村,二十五里。”
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713—741),故名开元寺。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金天会六年 (1128) 重修。明正统十年 (1445) 整修后,成为当时官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元和志》卷21上庸县:长罗山“在县北四里”。《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上庸山”条下:长萝山“以山势延蔓,如垂萝然”。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改叙州置,属四川行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宜宾县 (今四川宜宾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自贡、富顺、高县南溪等市县地。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叙州府。元至元十八年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大宁坊东南隅。宋敏求《长安志》卷8:“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为罔极寺,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兴唐寺,明皇御容在焉。”《资治通鉴》:唐大历元年(766),“命宰
唐永徽元年(650)或此前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西北色楞格河中游地区。因置于山娥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故名。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又作仙崿州(《通典·边防》)。唐羁縻州。《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中行镇境。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平远县图表:“又南帽子山,绵亘而南为大信山。”
或译作梵答剌亦纳、番答里纳。在今印度西南岸科泽科德附近。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班达里,地与鬼屈、波思国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