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和道

兴和道

1914年由原口北道的张北、沽源、多伦及原归绥道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合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域。治张北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约当今内蒙古卓资、凉城以东,多伦、沽源(今属河北)以西,察哈尔右翼中旗、商都、化德、太仆寺旗、多伦以南, 山西杀虎口、河北独石口、北京延庆、密云交界处一线外长城以北地区。1928年废。


1914年7月置,治张北县(张北县侨治万全县,治张家口,1917年6月移治兴和城,即今张北县驻地张北镇)。属察哈尔特别区域。辖张北、独石、多伦、丰镇、凉城、兴和、陶林等县,以及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左、右二旗,浩齐特左、右二旗,苏尼特左、右二旗,阿巴噶左、右二旗,阿巴噶那尔左、右二旗;察哈尔部察哈尔左翼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察哈尔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以及各旗牧厂,和达里冈崖牧厂、商都达布尔逊诺尔牧厂。辖区约相当今西起山西省杀虎口,经河北省独石口至北京市延庆、密云二县交界处外长城以北,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右旗、二连浩特市、察哈尔右翼中旗、卓资县、凉城县以东,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正蓝旗、多伦县以西地区,以及河北省沽源、赤城二县地。1916年1月由商都牧厂和张北、陶林二县地析置商都垦务行局兼设治局,1917年4月改称商都招垦设治局。1917年4月,由察哈尔两翼牧厂熟荒地及察哈尔正白旗生荒地设置宝昌招垦设治局,1925年8月升县。1921年10月由丰镇、凉城、兴和三县析置集宁招垦设治局(或称平地泉设治局),1922年12月升集宁县。1922年8月由张北、商都二县析置康保招垦设治局,1925年6月升县。1928年废,分别划归察哈尔、绥远二省。


猜你喜欢

  • 乌坵

    一作乌丘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乌丘屿。扼兴化湾与湄州湾之口,为本省沿海南北交通要冲。分大丘、小丘两屿。两屿东西并列,相距约二里,大丘在西,小丘在东。因形状象乌龟,故名。大、小乌丘亦名大龟、小龟。岛上丘

  • 平甸河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15新平县:平甸河“在县东十里。众流所汇”。

  • ?陶县

    一作汪陶县。 西汉置, 属雁门郡。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 《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陶县, 注引孟康曰: “音汪。” 西晋永嘉后废。

  • 大和堡

    在今陕西榆林县东北大河塔。《宋史·地理志》 麟州:大和堡“地名麻乜娘,元符二年进筑”。

  • 哲勒肯山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之巴扎尔山。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7: 哲勒肯山 “国语 (满语),哲勒肯,香鼠也。(宁古塔) 城东二千五百八十五里”。格楞河发源于此。

  • 古瓯城

    一名东瓯城。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南。《寰宇记》卷101建州建安县:古瓯城,“《郡图》云,县东有古瓯城,汉吴王世子刘驹发兵围东瓯即此也”。又名东瓯城。在福建省建瓯市东南。《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古瓯城“郡

  • 斡耳罕河

    即斡儿寒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元史·明帝纪》: 天历二年 (1329),“帝即位于和宁之北。…… (五月) 庚申,次斡耳罕水东”。

  • 利径营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利径营“在县西北,近昆仑、曹幕二山,通高明、新兴,山岭险阻多贼。相近又有汾水江营”。

  • 绕霤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汉书·王莽传》: “命明威侯王级曰: ‘绕霤之固,南当荆楚’。” 颜师古注: “谓之绕霤者,言四面塞厄,其道屈曲,溪谷之水,回绕而霤也。其处即今商州界七盘十二绕是也。”

  • 复 (復) 县

    1913年改复州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1929年直属辽宁省。三十年代移治房瓦店 (即今瓦房店市)。1985年改设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