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溪镇

兰溪镇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兰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1)在福建省上杭县东南部、黄潭河东岸。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厚里岗,人口350。兰溪一称兰家渡。传昔蓝氏捐船渡客,名蓝家渡,后衍为今名。1961年由兰稔公社析置兰溪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产稻、烤烟、松、杉。有化工、造纸等厂。杭永公路经此,水路通峰市。(2)在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溪潭坳,人口 8080。镇以溪名。传昔日此溪两岸兰草丛生,故名。汉时成集。1949年为兰溪区,1956年改为兰溪指导组。1957年仍名兰溪区。1958年改为兰溪公社。1984年改置兰溪镇。2001年六神港乡20个村并入。地处浠水河末端,西南面襟长江。主产稻、棉花、小麦等,盛产淡水鱼、甘蔗。有造船、水泥等厂。是浠水、罗田、英山三县物资重要集散地。长江有客货码头,有公路通浠水、罗田、英山。(3)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东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河边路,人口 5730。镇因溪名。1951年置兰溪镇,1958年属兰溪公社,1974年复析置兰溪镇。1984年兰溪乡并入。产稻、鲜鱼、湘莲。有酿酒、农机、弹簧、大米加工、鞭炮、服装等厂。有大型集市。公共汽车通市区。古迹有清建枫林桥。


猜你喜欢

  • 双城府

    清宣统元年(1909)改双城厅置,治所在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及五常市西北部一带。1913年改双城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双城厅置,治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属吉林省,无

  • 走马川

    应即今新疆玛纳斯河或呼图壁河。唐岑参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古水名。在唐轮台县(今新疆米泉市境)附近,古车师国即唐庭州的西境,应即今玛纳斯河或呼图壁河。唐岑参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

  • 伊克唐噶里克坡

    在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清为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

  • 南园

    ①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旧府学旁。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上: “南园之兴,自广陵王元璙帅中吴,好治林园。于是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为合

  • 热正寺

    即今西藏林周县东北热振寺。北宋嘉祐元年 (1056) 由喇嘛教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创建。为噶当派首寺。“热正” 藏语意为翘角。15世纪初,格鲁派 (黄教) 创立后,改宗格鲁派,属色拉寺结巴扎仓。该寺的热

  • 陶辛圩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筑。即今安徽芜湖县 (湾沚镇) 西陶辛圩乡。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筑。在今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西北。

  • 济州河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开始在济州 (治所在今山东济宁市) 境内所开的运河,至二十年 (1283) 完成。南接泗水,北汇大清河 (今黄河),即今山东运河南起鲁桥北至安山一段的前身,惟袁口以北故道在

  • 峨石山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寰宇记》卷167陆川县: “峨石山以石嵯峨故也。” 《方舆纪要》 卷108北流县 “扶莱山” 条内: “东南有峨石山,罗水出焉。二水 (与陵水) 俱流入广东化州界。”

  • 大孤山港

    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大洋河口西之孤山镇。明《辽东志》卷3:叆阳堡有“大孤山墩”。即此。因山而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三十年(1904)日俄之战, 日军均由此登陆。

  • 山角站

    元置,属全州路。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五十里湘江岸。明置驿。清置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