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州

兰州

①隋开皇元年(581)置,治所在子城县(今甘肃兰州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县等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兰州,治五泉县(今兰州市,后改名金城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复名兰州。辖境仅有今兰州市附近地。广德元年(763)没于吐蕃。北宋元丰四年(1081)收复。崇宁三年(1104)置兰泉县为州治,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复为兰州,属临洮府,不领县。清康熙五年(1666)为甘肃布政使司治。乾隆三年(1738)移临洮府治此,改为兰州府。

②北宋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都彝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元改为东兰州。

③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坡脚。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元史·地理志》:“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属鹤庆府。后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


(1)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治子城县(又先后改金城县、五泉县、兰泉县,即今兰州市。金废入州)。以皋兰山为名。辖境约今甘肃省兰州、榆中、临洮、康乐、皋兰、永登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初复为兰州,“安史之乱”后地属吐蕃,后又属西夏。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属秦凤路。辖境约今兰州、榆中、永靖等市县地。金属临洮路。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为州,属临洮府。清为甘肃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移临洮府来治,改为兰州府。(2)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属宜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东兰县一带。大观元年(1107年)废。元又置为东兰州。(3)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兰溪郡置,治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属丽江路。明曾属鹤庆府,后又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猜你喜欢

  • 渑厄 (阨)

    即冥厄。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平靖关。《淮南子·墜形训》: “渑阨” 为九塞之一。

  • 阿拉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乌第湾之阿拉河。清《乾隆内府舆图》作“阿拉必拉”。光绪《吉林通志》卷23:阿拉河“在玛呢噶河西,北入海”。

  • 金沙镇

    ①南宋置,属严道县。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金沙镇 “相传章宪明肃刘皇后生于此”。②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1949年南通县迁治于此。1993年改设通州市。(1)在江苏省

  • 临江州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属吉林省依兰府。治所在拉哈苏苏 (今黑龙江省同江市)。据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设治顷以地当松、黑两江之汇口,故名临江。” 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同江、抚远、富锦、

  • 湔氐县

    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一说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汉改置湔氐道。古县名。本湔氐地,秦始皇时置县,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西汉改置为湔氐道。

  • 丫髻山

    ①俗称东山。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刘家庄乡北部。为京东名胜,与京西妙峰山齐名。旧属怀柔县,1946年划归平谷。山上有碧霞元君庙。清康熙《丫髻山玉皇阁碑》称:“距京师百里有山曰�ᙌ

  • 下溪州

    ①五代晋天福五年(940)移溪州治于今湖南古丈县东北,改称下溪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为会溪城。②南宋绍兴中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后废。北宋分溪州置,治今湖南省古丈县东北会溪坪。《宋史·蛮

  • 金瓯山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南。明嘉靖 《福宁州志》卷2 《山川》宁德县: 金瓯山 “在一都。四际平旷,山突出如覆瓯,故名。又曰覆釜”。

  • 拜升气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板申气村。清范昭逵 《从西纪略》 三: 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六月,“十七日约行四十里名拜升气”。“拜升气”,蒙古语意为房子。

  • 罗波城

    明正统中土官岑瑛筑,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四十里罗波镇。《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罗波城 “中有罗波潭,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