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六洞山

六洞山

①在今福建永泰县南。明王应山《闽都记》卷28永福县:六洞山“在县南。山极秀耸,有仙居之,风雨晦冥时有音乐出洞外。乡人沿崖至其巅,遇二人对弈,翼日再造,遂不复见。众异之,刻六洞仙像,祷祈响应”。

②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明一统志》卷88都匀卫:六洞山“在平洲六洞长官司西南七十里。其山险峻,上有大六洞砦”。


又称灵洞山、洞岩山。在浙江省兰溪市城区东。海拔406米。由石灰岩构成。以山有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六个溶洞得名。各洞自下而上分布,均有特色。后又发现大溶洞玉露洞,与其下方涌雪洞间有1000多米长的地下河相通。山上有北宋建栖真寺等古迹。


猜你喜欢

  • 期城郡

    北魏孝昌中置,属襄州。治所在西舞阳县(今河南舞钢市西)。隋开皇初废。北魏孝昌中置,治西舞阳县(东魏改为临舞县,今泌阳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舞钢市及泌阳县东北部、舞阳县西南部。属襄州。东魏、北周属

  • 白城子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与陕西靖边县东北界上之白城子一带。《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白城子“在镇西怀远堡北。旧为寇垒。隆庆中,陕督王崇古自花马池长城关出边,与敌战于此。败之”。②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乡

  • 乔江

    ①即乔口河。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乔江“在益阳县东八十里。其源澬分派流经长沙县乔口,故名”。②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方舆纪要》卷80益阳县:乔江在“县(今益阳市)东八十里。自澬江

  • 中阿山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顺宁府》:中阿山“奇峰秀岭,林泉环郁。明正德中,有人于此山得方石尺许, 镌曰 ‘襟沧江,带锡河,为昆仑山冢子,厥名曰中阿’,下十数字剥落”。

  • 张道岩

    在今广西玉林市东。《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张道岩在“州东二十五里。有石门,通人行”。

  • 长城岭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接莱芜市界。《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长城岭,“《志》云:岭间有古长城,昔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西接平阴,东距大海”。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水经·汶水》:“汶水出朱虚县泰山

  • 临汉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养县置,属襄阳郡。治所即今湖北襄樊市 (樊城)。贞元二十一年(805) 改置邓城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安养县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襄阳郡。贞元二十一年(8

  • 若冰泉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二泉之上。《清一统志·常州府一》: 若冰洞 “唐僧若冰㔉岩得之,故洞及泉并以若冰名”。泉旁有若冰洞。

  • 杨柳

    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土城乡西南杨柳坝。《明通鉴》卷68: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普安堡”。即此。(1)集镇名。在安徽省濉溪县中部。杨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160。因村旁有大片杨柳林得名。

  • 南定县

    ①西晋武帝时改武安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宁省南定县东南。隋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属交州。后废。②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东南。十八年 (494)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