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义县
唐大历三年(768)改临源县置,属桂州。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寰宇记》卷162兴安县:“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唯临源县独守臣节,改为全义县。”五代晋开运三年(946)改为德昌县。南汉复为全义县。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为兴安县。
古县名。唐大历三年(768年)改临源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属桂州。五代晋改为德昌县。为溥州治。北宋初复为全义县,仍属桂州。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为兴安县。
唐大历三年(768)改临源县置,属桂州。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寰宇记》卷162兴安县:“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唯临源县独守臣节,改为全义县。”五代晋开运三年(946)改为德昌县。南汉复为全义县。太平兴国二年(977)改为兴安县。
古县名。唐大历三年(768年)改临源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属桂州。五代晋改为德昌县。为溥州治。北宋初复为全义县,仍属桂州。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为兴安县。
一作金源边堡。金朝为防御蒙古所筑壕堑。天眷元年 (1138),婆卢火驻乌骨迪烈地时建,为东北路界壕。大定二十一年 (1181) 将界壕取直,“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至鹤五河地分,临潢路自鹤五河堡子至撒里乃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安故县(今甘肃临洮县南)。后废。西汉置,治安故县(今甘肃临洮县南)。辖境约当今甘肃省临洮、渭源等县一带。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后又废。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牛鞞县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东北八十里。乾元元年 (758) 属资州。北宋乾德五年 (967) 废入内江县。②一作青溪县。唐永贞元年 (805) 改还淳县置,属睦
南齐置,属永宁郡。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陈以后废。
春秋鲜虞邑。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十三里都亭。《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晋荀吴自著雍以上军侵鲜虞,及中人”。《史记·赵世家》:敬侯十一年(前376),“伐中山,又战于中人”。古邑名。春秋狄邑。在今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西平镇。元于此置交水县。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小岘山上。两山对峙,筑关保守,世为兵争之地。《史记·范睢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即此。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小岘山之西。山崖峙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春秋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四十五里良丰村。清嘉庆《临桂县志》卷11:良丰墟“离城四十五里。有高桥仙迹”。
或作猛仑。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北勐仑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普洱府宁洱县南有猛沦。
①原名向。战国改名高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史记·范睢列传》: “秦昭王之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 《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