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岩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巳申后,不若归舍, 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傍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光明岩“在峨眉山顶,铁瓦殿后,天生桥侧。一名睹佛台,又名光相台”。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冒寒登天仙桥,至光明岩,……人云佛现悉以午,今巳申后,不若归舍, 明日复来,逡巡,忽云出岩下傍谷中,即雷洞山也。云行勃如队仗,既当岩,则少驻,云头现大圆光……。”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7峨眉县:光明岩“在峨眉山顶,铁瓦殿后,天生桥侧。一名睹佛台,又名光相台”。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以在吉水之阳而名。隋开皇十年(590)废入庐陵县。②东晋置,为晋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梁废。③南朝宋改上廉
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属海南省。在海南岛东南海中。包括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即有西沙之名,谓“西沙者, 万里长沙分东西”。1843年有图表示。1915年称西沙群岛。以其地理
①唐乾封二年(667)置,为严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北城厢。《元和志》卷37来宾县:“在都泥北,来宾水东,故以为名。”天宝初为循德郡治,乾元初复为严州治。北宋开宝七年(974)属象州。明属柳州府。
唐圣历元年(698)置,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十五里长乐坡下。后废。
①又名攀龙镇。清置,属武乡县。即今山西武乡县东五十里蟠龙镇。②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三十二里蟠龙。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有盘龙汇者,介于华亭、昆山之间,步其径才十里,而洄穴迂缓逾四十里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南。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年(1140),“别遣裨将击凤翔西城外敌寨,萨里干怒, 自战于百通坊”。即此。在今陕西省扶风县西南。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姚仲败金将撒离喝
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九十一里闲林镇。《明史·邓愈传》:愈攻元兵杨完者部,“略临安,李伯升来援,败之闲林寨”,即此。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七里茹越口村。《宋史·地理志》: 代州繁畤县有茹越寨,即此。金置镇,明清为茹越口堡。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以汉中郡流民置,属梁州。治所在南长乐县 (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439) 改属益州。齐废。
十六国北凉段业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置,治所在凉兴县 (今甘肃安西县西南)。隋初废。十六国北凉置,治凉兴县(今甘肃安西县东)。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地区。北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