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潞县(今北京市通县东)。贞观元年(627)废。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潞县(今北京市通县东)。贞观元年(627)废。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
①北魏孝昌四年 (528) 置,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北齐废。唐武德六年 (623) 改信州复置。天宝初改为汝阴郡。乾元初复为颍州。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阜南、颍上、太和、凤台、界首、临泉等市县
五代吴武义二年 (920) 升升州置,治所在上元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市区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南唐升元元年 (937) 建都于此,改为江宁府。五代吴武义二年(92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引黄河水溉田。《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 “有陵阳渠,建中三年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内。唐大历年间开凿,因耗费过巨,未能完工,遂废。
又名清宁郡。唐南诏置,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县东与南至金沙江,西至雅砻江,北抵大渡河。寻改为会同府。北宋大理时改为会川府。南诏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石棉、甘格、冕宁、
北宋置,属清湘县。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
地区名。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东地区为迤东。清置迤东道,驻曲靖府 (今云南曲靖市)。《清史稿·孙可望传》: 顺治三年 (1646),“可望入云南会城,遣 (李) 定国徇迤东。……定国亦定迤东诸府”。地区名
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战国策·齐策一》: “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 即此。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即此。
又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中华门外。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 雨花台 “在城南三里,据冈阜最高处,俯瞰城闉。考证: 旧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赐花,故名”。所产五色
又作蒲县、蒲县、蒲停县。西魏置,属怀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隋大业三年(607) 废入仁寿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四川省仁寿县南。属怀仁郡。隋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