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祇
①一作僧祗。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宋卡。据 《隋书·赤土传》: “其王居僧祇城。”
②亦译僧耆、层期。或以为专指非洲东岸的黑种人。昔大食人名非洲东岸之地曰僧祇拔儿,今尚有一小部地存其旧名,即桑给巴尔岛。僧祇拔儿犹言黑人之地。
①一作僧祗。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宋卡。据 《隋书·赤土传》: “其王居僧祇城。”
②亦译僧耆、层期。或以为专指非洲东岸的黑种人。昔大食人名非洲东岸之地曰僧祇拔儿,今尚有一小部地存其旧名,即桑给巴尔岛。僧祇拔儿犹言黑人之地。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1938年3月31 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的运输队,取得重大胜利。集镇名。在河北省涉县城西南部。属神头乡。人口1220。古关隘,以地形若壶,称壶关口,又名吾儿峪。后建
亦作敖奇屯。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南永安。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 17: 欧掐 “正东松花江南岸,距 (三姓) 城一百五十里敖奇屯”。即此。
即今河北邯郸市北输元河。《方舆纪要》卷15邯郸县: “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或云,洺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负,因名。”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二里。《舆地纪胜》卷69岳州: 昌江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在平江县境。有仙人艾君居之,有石坛、美蓉池、金线洞、飞仙石、温泉。山有别出凡五: 曰天岳,曰雷台,曰雷公,曰天柱,曰
即今福建漳州市东南新桥,濒南门江。清乾隆 《龙溪县志》 卷2 《街市》 有新桥市。
明成化十五年(1479)于花马池营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改为宁夏后卫。明弘治七年(1494年)由花马池营改置,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正德元年(1506年)改置宁夏
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四十六里献钟乡。《清一统志·岳州府二》 “回田市” 条下: “献钟市、义口市皆在 (平江) 县东永安乡。” 大革命时期罗纳川在此领导了有名的 “纸工运动”。
清康熙三年 (1664) 置,属乌兰察布盟。驻地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20世纪40年代迁驻喜拉(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北)。1952年并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英州名真阳郡,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南宋庆元元年(1195) 升为英德府。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以英州改置,治真阳县(今广东英德市)。属广南东路。辖境相当今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下枞阳。明、清置马踏石巡司。《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孔城镇”条:“又有马踏石巡司,在县东南三十里,地名枞阳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