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依兰县

依兰县

1913年改依兰府置,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治所在三姓城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 “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依兰,三;哈剌,姓也。” 1928年直属吉林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中东部。属哈尔滨市。面积 4616 平方千米。人口38.9万。辖6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依兰系满语“依兰哈拉”的简称,意为“三姓”(传为葛、卢、胡三姓)。依兰为中国满族祖居地之一。《吉林外纪》:“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满语)‘依兰’,三;‘哈’,姓也。乃努叶勒、葛依克勒、湖西哩三姓赫哲也。”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协领,次年筑城。雍正十年(1732年)设三姓副都统。光绪八年(1882年)设三姓厅,三十一年设依兰府。1913年改设依兰县。1914年属吉林省依兰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5年属合江省,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属合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4年属佳木斯市,1991年改属哈尔滨市。四面环山,松花江及支流牡丹江、倭肯河流经县境,形成河谷平原。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亚麻、甜菜、烤烟等。森林资源丰富。松花江水产品丰富。工业有煤炭、电力、机械、纺织等。221国道经此。松花江可通大型客货轮,牡丹江可通小汽船。古迹有辽、金时代的“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名胜有丹清河风景区。


猜你喜欢

  • 白荆山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二十二里。《方舆纪要》卷76蕲水县“板石山”条下:“《志》云,县西南二十二里有白荆山,与县南二十里之阇黎山对峙,县境之水多经其下。”

  • 太行山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为古老褶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北段高峰小五台山(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受河流切割多横谷(

  • 金寨崖镇

    即今甘肃榆中县北五十里金崖乡。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兰州府金县图: 北有金寨崖驿。

  • 桧无县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 御息湖

    即诏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引 《祥符经》 云: 御息湖 “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周回三里。故老相传: 秦始皇东游,暂憩于此,因以为名”。

  • 勐 (猛) 统汛

    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二里勐大乡 (勐统街)。清时有巡检驻防。傣语 “勐” 为地方,“统” 为口袋,意即口袋形的地方。

  • 邓演达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灵谷寺东。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坚决捍卫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战役。1925年后任

  • 石炭堡

    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铜鼓卫:石炭堡“在卫西”。

  • 月坛

    亦名夕月坛。在今北京市阜城门外西南。明嘉靖九年(1530)建,为明、清帝王秋分祭夜明神(月亮)之地。今为月坛公园。

  • 建道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