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佛山市

佛山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南海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广东佛山市。


简称禅,别称禅城。在广东省中南部,东距广州市18千米。面积 3888.1 平方千米。人口344.2万,是著名侨乡。辖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5区。市人民政府驻禅城区。隋开皇间为南海县地,称秀华乡。相传唐贞观二年(628年)乡人于塔坡岗掘得铜佛像三尊,遂名佛山,又称禅城。北宋名佛山堡,明改忠义乡,清称佛山镇。明、清两代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1913年为南海县治。1925年设市政筹备处,直属省。1937年复为南海县治。1949年复置市,属珠江专区。1951年升省辖市(地级)。1955年粤中行政区驻此,1956年为佛山专区驻地。1958年改县级市,属佛山专区。1968年复升地级市,佛山专区仍驻此。1970年再降为县级市,属佛山地区。1975年复升地级市,佛山地区仍驻此。1983年撤销佛山地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四县划归佛山市,兼管中山市。1984年置汾江、石湾两市辖区。1987年汾江区改名佛山市城区。1988年中山市析出。1992年南海、顺德置市,由佛山市代管。1993年三水置市,1994年高明置市,均由佛山市代管。2002年撤销城区、石湾区及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城区和石湾区合并设立禅城区,南海、顺德、三水、高明分别为佛山市辖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西江以西为低山丘陵;以东为西、北江三角洲平原,孤丘和低地散布其间,基塘地集中于此。西江与北江在三水市思贤滘连通。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蔗、蚕茧、柑橙、香蕉、花卉、蔬菜及塘鱼、生猪、家禽。为省商品粮、淡水养殖、蚕丝生产和外贸出口基地。有石膏、硫铁、煤、锰、石灰石、花岗石、高岭土等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南海简村华侨陈启沅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为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今为省纺织工业生产基地之一,西樵纺织品市场规模大。还有电子、制糖、陶瓷、塑料、服装、机械、电气仪表、电器、日用轻工、制药、五金、化工、食品、铸造、工艺美术等业。石湾陶瓷,兴自宋代,历久不衰。特产佛山盲公饼、酝扎猪蹄、佛山剪纸等。广三铁路横贯北部。105、321、324、325等国道和广佛高速公路穿过境内。通航河道达五十多条,干流通航九余千米。设容奇、九江、澜石、滘口、石湾、高明等对外贸易口岸。容奇港有快速客轮通香港。佛山机场与国内十多条航线连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佛山祖庙、梁园、石湾和南海西樵山风景区、康有为故居,顺德清晖园、西山庙,三水芦苞祖庙,高明灵龟塔等。


猜你喜欢

  • 大路坡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大坡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东“六十五里大路坡墟”。

  • 云岭

    一名云岭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云岭乡一带。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为皖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军部设此。又称大雪山、雪岭。在云南省西北部。《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虽五月盛暑不热,所谓

  • 鱼丘山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鱼丘山 “在州东。其状如鱼。五代梁改县名鱼丘以此”。

  • 柳州府

    明洪武元年(1368) 改柳州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治所在马平县 (今广西柳州市)。九年(1376) 属广西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西洛清河、大瑶山以西,大明山以北,罗城、宾阳以东地区。1913年废。明

  • 原仇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辽州。治所即今山西盂县。《元和志》 卷13盂县: “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县取此山为名。” 大业二年 (606)改为盂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石艾县置

  • 长泰县

    ①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升武胜场为县,并改名长泰,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长泰县。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属漳州。元属漳州路。明、清属漳州府。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

  • 章华台

    楚离宫之一。(1)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龙湾古华容县城内。前535年筑。《左传》昭公七年(前535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或说在今湖北省荆州市,相传为楚灵王筑,即豫章台。(2)在今安徽省

  • 来安县

    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改永阳县置,属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以“来安村为名”,县以来安水为名。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入清流县,十八年(1148)复置,

  • 五丁山

    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四十里。其峡曰五丁峡。亦曰金牛峡。《方舆纪要》卷56宁羌州:五丁山“相传即秦作五石牛绐蜀,蜀令开道引之处也”。

  • 禁谿

    亦名金溪究。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 交阯女子徵侧、徵贰反,马援率军讨伐,建武十八年 (42) 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徵侧等至禁谿,数败之,贼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