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汗县

余汗县

又作余干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后徙治今余干县。《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注:“应劭曰,汗音干。”三国吴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改为余干。《元和志》卷28饶州:余干县“汉余汗县,淮南王云, 田于余汗是也。县因余汉水为名。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及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指出:“宋、齐志已均作余干”,认为“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之说当是后人追改。


古县名。秦置(一说西汉置)余干县,治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北,属九江郡。西汉作余汗(音干),移治今余干县,属豫章郡。三国吴属鄱阳郡。南朝宋复改名余干县。齐又改为余汗县,仍属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复名余干县。


猜你喜欢

  • 鸿陵山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四十里。《清一统志·靖州》: 鸿陵山 “自金紫岭迤逦而南,峻拔凌云,冬春雪凝,玉立天表”。

  • 郭村集镇

    即今山东单县西南郭村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单县西南有郭村集镇。

  • 昉村

    一名任公村。在今安徽歙县北四十里,富资水上源之一昉溪傍。《南史·任昉传》: “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便之。卒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石,无以为

  • 乌龙泉

    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清一统志·武昌府》 引《江夏县志》:乌龙泉“峰回路转处,巨石夹道,或立或伏,其水夏凉冬温,甘甚”。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口1.7万。

  • 傍佳施栏

    古国名。在今菲律宾吕宋岛西部蜂牙丝兰。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9 “东洋针路” 条: 玳瑁港 “东是傍佳施栏”。《明史·外国列传》 作冯嘉施兰。

  • 五寨县

    清雍正三年(1725)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五寨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北部。属忻州市。面积1383平方千米。人口10.8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辽于

  • 东大食海

    指今阿拉伯海。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海外诸蕃国“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

  • 后港镇

    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二十里后港镇。清有外委驻防于此。(1)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人口 3000。明成化年间以村后有港得名后港庄;民国初年,此村渐富,

  • 阻卜部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4)亲征阻卜部等,九月次古回鹘城,“庚子,拜日于蹛林。丙午,遣骑攻阻卜”。

  • 东陂

    在今河南叶县东。《方舆纪要》卷51叶县:东陂“在县东。《志》云:春秋时楚叶尹沈诸梁所凿。东西十里,南北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