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吾县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东汉建武七年(31)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属上党郡。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即今山西屯留县西北余吾镇。东汉建武七年(31)徙封栎阳侯景丹子尚为余吾侯于此。后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屯留县城西北余吾镇。属上党郡。东汉建武时改置余吾侯国。
北宋置,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元丰九域志》卷4:府谷县有“安丰、宁府、百胜三寨”。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宋史· 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清雍正二年(1724)置上勒凹贡按寨土千户。
唐置,属嘉州。即今四川峨眉山市。
又名八测、八赤、八尺、八斥、北坼。即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清徐崧、张大纯纂辑《百城烟水》卷4:“八坼塘自北来,至此向东而南,向西复南,俨似弓形。唐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元
1932年改林东设治局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伪满时属兴安西省。1934年改为巴林左旗。旧县名。1932年由林东设治局升县,治贝子庙(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1933年撤销,并
一作炀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市北七十里。《寰宇记》卷109袁州萍乡县:炀岐山“炀帝曾经此山,因此为名。有炀帝坛”。《舆地纪胜》卷28袁州:杨岐山“世传杨朱泣岐之所。有玉女殿,石中出五色气,谓之玉女披衣殿。
亦作蒱江县。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定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元和志》 卷31蒲江县: “南枕 (蒲) 江水,因以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邛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废
即今山东平度市西南蓼兰镇。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平南县。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二》:香草镇,“《县志》:明初县界河泊所凡四:武昌河泊所在县东北三十里苏家镇……嘉靖三十九年裁”。在四川省大邑县东南部。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