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州

伊州

①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所在伏流城(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四年(584)移治汝原县(今河南汝州市)。大业二年(606)改为汝州。三年(607)改为襄城郡(治所汝原县亦改为承休县)。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伊州,贞观元年(627)治所承休县改为梁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汝州市及汝阳、宝丰、鲁山三县地。八年(634)改为汝州。

②唐初置,治所在马邑县(今云南姚安县东)。后废。

③唐贞观六年(632)改西伊州置,治所在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哈密市境。安史之乱后属吐蕃。大中五年(851)为沙州刺史张义潮收复。北宋时仍称伊州。《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出使高昌,“次历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敕尚在”。

④唐渤海置,为东平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一带。辽废。


(1)隋开皇初改和州置,治伏流县(今河南嵩县东北)。四年(584年)移治承休县(今河南汝州市东),后又移治南汝原县(今汝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汝州、汝阳、宝丰、鲁山、郏县等市县一带。大业初改名汝州,寻改为襄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伊州。贞观八年(634年)复名汝州。(2)唐贞观六年由西伊州改名,治伊吾县(今新疆哈密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及伊吾、巴里坤两县地。属陇右道。安史之乱后为吐蕃占领。大中五年(851年)为沙州人张议潮收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王延德出使西域时其地尚称伊州。(3)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临湖村。为东平府治。辽废。(4)即“尹州(2)”。


猜你喜欢

  • 胡阳县

    秦置,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西汉属南阳郡。《史记·高祖纪》: 高祖引兵西至丹水,“还攻胡阳”。即此。西晋废。即“湖阳县”。

  • ?隍

    即今广东丰顺县东北��隍镇。 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丰顺县: ��隍市在 “县东九十里��隍社”。嘉庆二十四年

  • 武要县

    西汉置,属定襄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北三道营乡东南土城村古城。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西土城子。为定襄郡东部都尉治。东汉初废。《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

  • 马石津

    在今辽宁旅顺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九年(334),王齐、徐孟浮海去辽东。“船下马石津,皆为慕容仁所留”。胡注:“自建康出大江至于海,转料角至登州大洋;东北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淤岛、乌湖岛三百

  • 黄甫河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南、陕西府谷县西北之纳林川、黄甫川,为黄河小支流。《清一统志·榆林府一》: 黄甫川 “在府谷县东北六十里。自塞外牛武城南,流径黄甫堡东,至县东杨家川口入河”。

  • 商颜

    又作商原。在今陕西大荔县北二十余里。《史记·河渠书》: “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 唐杜佑 《通典·州郡三》: 冯翊县 “有洛水商原。商原,所谓商颜”。又作商原。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史记·河渠书》:

  • 蛣埼亭

    又作鲒奇亭。西汉置,属会稽郡鄞县。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鲒埼镇。

  • 麦大力庙

    即美岱召。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清康熙间范昭逵《从西纪略》三:“十六日卯刻起营,已刻至麦大力庙。”

  • 靖横县

    1937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东靖边、新城、横山三县合置,治镇堡 (今陕西靖边县南镇静乡)。取靖边、横山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1月改名靖边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8月由东新城、东靖边、横山三县

  • 萨贺水

    一作薛贺水。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新唐书·高丽传》: 总章元年 (668),“ (泉)男建以兵五万袭扶余,(李) 勣破之萨贺水上”。即此。即“薛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