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勒门站
又作一而门。清置,故址在今吉林永吉县西伊勒们站村。《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蒐登站,又西南七十里至伊勒们站。”
村名。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部。属金家满族乡。人口890。满族占55%。曾是伊勒门驿站。伊勒门,满语意为“阎王”。产玉米及辣椒。通公路。
又作一而门。清置,故址在今吉林永吉县西伊勒们站村。《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蒐登站,又西南七十里至伊勒们站。”
村名。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部。属金家满族乡。人口890。满族占55%。曾是伊勒门驿站。伊勒门,满语意为“阎王”。产玉米及辣椒。通公路。
一名清阳城。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二十三里李固村。《后汉书· 献帝纪》: 建安二十五年(220),“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都山阳之浊鹿城”。李贤注: “浊鹿一名浊城,亦名清阳城,在今怀州
一名尼山。亦称尼丘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四里曲阜、泗水、邹城三市县交界处。《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见“尼山”。
唐天宝元年(742)改玉山县置,属玉山郡。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乾元初属陆州。北宋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玉山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属玉山郡。后属陆州。北宋废。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晋书·刘牢之传》: 东晋元兴初,“ (刘) 敬宣劝牢之袭 (桓)玄,犹豫不决,移屯班渎”。《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班渎在新洲西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长江南岸一带。东晋元
1936年伪满由永吉县析置,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置吉林市。在吉林省中部、松花江中游。面积2.7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962 平方千米)。人口431.2万(市辖区179.5万)
元置,在今广东紫金县西南古竹镇。明改为驿。元置,在今广东省紫金县西南古竹。明初改为苦竹派驿。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平顺县 “照城” 条: “益阳城在县东南四十里,今为城头村,……慕容永所筑。”
亦作元武山。又名三隅山、三堆山。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元和志》卷33玄武县:玄武山“在县东二里。山出龙骨”。《寰宇记》卷82玄武县:玄武山,“《九州要记》云:玄武山,一名赤雀山,一名宜君山。山有鹿尾入贡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冬桃岭上。《清一统志·赣州府二》:冬桃隘“在龙南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冬桃岭上。路通连平、翁源、始兴。明万历中置营堡。崇祯初,移下历巡司驻此。本朝顺治初裁”。在今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明末移下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武冈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武冈县 (今湖南武冈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新宁、绥宁、洞口等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地。九年 (1376) 降为武冈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