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仙穴山

仙穴山

即灵山。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寰宇记》卷86阆中县: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云:灵山峰多杂树, 昔蜀王鳖灵帝登此, 因名灵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仙穴山”。


猜你喜欢

  • 平溪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平溪长官司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清雍正五年(1727)改置玉屏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属湖广都司。隆庆中尝移思州

  • 大罗山

    ①即泉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岸。宋释赞宁《笋谱·二之出》:“龙牙竹笋出永嘉大罗山。”《方舆纪要》卷94温州永嘉县:大罗山“广袤三十余里。一名泉山……即朱买臣所云越王居保之泉山也”。②在今

  • 也儿的石河

    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之额尔齐斯河。《元史·太祖纪》:太祖元年(1206),发兵复征乃蛮,“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即此。古水名。又作叶儿的石河、也里的失河(《元史·宪宗纪》)。即

  • 阿育王山

    在今浙江鄞县东宝幢乡。《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阿育王山“在鄞县东三十里。有广利院”。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属四明山脉。据清光绪《鄞县志》载:阿育王山在贸山之东,高数百仞,相传阿育王见灵,建寺其下,

  • 又称邴。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左传》: 隐公八年 (前715),“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穀梁传》 作“邴”。《

  • 端氏

    战国晋邑,即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史记·赵世家》: 成侯十六年 (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即此。西汉置端氏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

  • 西关渡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便溪砦”条下:“《志》云,州西南一里有西关渡, 明初置关于此。”设西关渡口巡司,后废。

  • 勃律国

    唐代大、小勃律国的合称。在今克什米尔巴基斯坦控制区内。大勃律在巴勒提斯坦,小勃律在吉尔吉特。《新唐书·吐蕃传》: 开元十年 (722),吐蕃 “攻小勃律国,其王没谨忙诒书北庭节度使张孝嵩曰: ‘勃律,

  • 龙兴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中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宣和二年(1120)改为宝丰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县置,治今河南省宝

  • 琼崖道

    1914年依前琼崖道置,属广东省。治琼山县 (今海南琼山市)。辖境当今海南省。1920年废。清末置,治琼山县(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属广东省。辖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乐会、临高、儋县、崖县、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