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都

五都

①战国齐以国内五城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设有经过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索隐》:“五都即齐也。按:临淄是五都之一也。”五都无定说,一说为临淄、平陆、高唐、即墨和莒。

②西汉都长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③三国魏都洛阳,以长安(西汉故都)、谯(皇室本都)、许昌(汉献帝旧都)、邺(曹操时魏都)、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二年(221)一月,“改许县为许昌县”。注引《魏略》云:“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④唐宝应元年(762)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合称五都。

⑤泛指繁华都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周览九土,足历五都。”李善注:“五都,五方之都也。”


(1)战国齐置五都,即国都临淄及别都高唐、平陆、博、邶殿,或以为后二都可能是即墨和莒。性质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郡,主要为军事目的。五都都驻有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曾用五都之兵灭燕。(2)西汉时首都长安以外的五个大都市,即雒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三国魏都洛阳,黄初二年(221年)又以长安(西汉故都)、谯(皇室本贯)、许昌(汉献帝旧都)、邺(曹操时魏都)与洛阳合称五都(见《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注引《魏略》)。(4)唐宝应元年(762年)以京兆府为上都,河南府为东都,凤翔府为西都,江陵府为南都,太原府为北都,合称五都。


猜你喜欢

  • 郢东驿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郢东马驿 “在府东七十里”。

  • 峰岩铺

    清乾隆三年 (1738) 设,即今贵州凤冈县东南峰岩镇。

  • 余庆州

    元末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余庆司(敖溪镇)。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余庆长官司。元末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敖溪镇。属播州宣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余庆长官司。

  • 吉水

    又名甲水、夹河。在今湖北郧西县西之金钱河。《寰宇记》卷141上津县:吉水“在县北七十里。源出石城山西汉水侧石臼中,色白而味甘,每上已与端午日,远近咸臻,饮之治冷疾”。《明史·地理志》 上津县:“又有吉

  • 悬瓠城

    一作悬壶城。即今河南汝南县治。《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径悬瓠城北。……形如垂瓠。” 故名。东晋、南北朝时,为南北军事要地。东晋为汝南郡治。南朝宋又为上蔡县治。隋、唐置豫州及蔡州于此。大历八年 (

  • 昌陵

    清仁宗嘉庆之陵。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永宁山下清西陵内。

  • 兰家暗沙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杨信沙洲。1935年命名兰家暗沙。1947年改名杨信沙洲。

  • 楢溪

    始丰溪支流。在今浙江天台县东。晋孙绰 《游天台山赋》: “济楢溪而直进”,即此。《清一统志·台州府一》: 楢溪 “在天台县东二十五里。亦名欢溪。源出华顶,南流至凤凰山侧,入始丰溪”。

  • 阿昔洞簇长官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阿西茸乡。《明史·四川土司传》:洪武二十一年(1388),“朶贡生番则路、南向等引草地生番千余人寇潘州阿昔洞长官司,杀伤人口”。即此。后废

  • 上黄县

    西晋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南五十里。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属华山郡。西魏废。古县名。西晋武帝平吴后置,治今湖北省南漳县东南。属襄阳郡。西魏废入重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