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珠山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光绪《叙州府志》卷5兴文县:五珠山“与都督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相接。五峰联络如贯珠。先都蛮出入巢穴,擒方山在此”。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光绪《叙州府志》卷5兴文县:五珠山“与都督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相接。五峰联络如贯珠。先都蛮出入巢穴,擒方山在此”。
唐武德二年(619)改灌宁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东南二十里导江铺。《元和志》卷31彭州导江县:“取《禹贡》岷山导江之义。”垂拱二年(686)属彭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属永康军,熙宁五
当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九年 (413),“南凉王傉檀伐河西王蒙逊,蒙逊败之于若厚坞,又败之于若凉; 因进围乐都”。今址不详。疑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东晋义熙九年(4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长州置,属中庆路。治所即今云南嵩明县。至元二十二年 (1285) 降为嵩明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长州置,治今云南省嵩明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嵩明县及昆明市东北部。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井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河在“卫西五里。源出卫东三十里之凉山,绕流径此,又东北流入打冲河”。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舆地纪胜》卷163叙州: 定夸山 “在宜宾县西百里。山坡荔枝连袤,多属廖氏。(黄) 山谷所赋 ‘廖致平家绿荔枝’即此山所出也”。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因距城十三里,故名。《晋书·惠帝纪》:太安二年(303),“(河间王)顒遣其将张方, (成都王)颖遣其将陆机、牵秀、石超等来逼京师。乙丑,帝幸十三里桥”。同年冬, “张方
元置,为水站。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柏坊镇。元置,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北柏坊。明时改柏坊驿。
①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北。《寰宇记》卷109吉州新淦县:小庐山“山周回百里。南接乐安,北抵丰城界”。《清一统志·临江府》:小庐山“在新淦县东北八十里。……上有石池, 朗然如镜。又有石泉,分飞瀑四道, 汇于
一名淮渎庙。或称淮渎祠。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东汉延熹六年 (163)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续汉书·郡国志》 平氏县注引 《荆州记》: “ (大复) 山南有淮源庙。” 《元和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改普安厅置,属兴义府。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1913年改为盘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普安厅置,治今贵州省盘县特区。属贵州省。1913年改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