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松山

五松山

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四里。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舆地纪胜》卷22池州:五松山“在铜陵。李太白名曰五松山,因作诗以美。今五松山有窦云院及李翰林祠堂”。


在安徽省铜陵市市区。铜陵别称五松即得名于此山。北临碧波荡漾的天井湖,南仰巍峨葱茏的铜官山,西隔玉带河与长江相望。据史料记载,因有株苍鳞老干、青翠参天的“一本五枝”古松而得名。景色宜人,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漫游和寓居,并赋诗赞曰:“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后人为纪念李白,在此建太白书堂、太白楼、太白祠。历代名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纲、王十朋、汤显祖等相继慕名来游,题诗作赋。“五松胜游”被列为“铜陵八景”之一。


猜你喜欢

  • 长岐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晋书·张光传》:永兴二年(305),“江夏太守陶侃与(陈)敏大将钱端相距于长岐。……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西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兴二年(3

  • 百泉县

    隋大业初改长城县置,属平凉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唐武德八年(625)移治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附近,属原州。五代时废。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属平凉郡。

  • 鄠县

    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户县北二里。三国魏属扶风郡。晋属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属京兆郡。隋大业十年 (614) 迁治今户县。唐属京兆府。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

  • 罗岷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八十里,澜沧江西岸,延袤四十余里。《清一统志·永昌府》 引 《云南通志》: “相传蒙氏时,有僧罗岷自天竺来此,作戏舞术,石亦相随而舞,迄今岸下时有飞石,过者惊趋。”

  • 黄竹山

    一名黄竹岭。在今湖北竹山县北。《元和志》 卷21竹山县: 黄竹山 “在县北一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为名”。

  • 倪丘集

    又名谷堆集。即今安徽太和县北六十里倪邱乡。清光绪重修 《安徽通志》 卷42颍州府太和县:倪邱集 “倪宽故里”。故名。

  • 界河

    ①古名博水。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源于望都县南,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称青水河,东北入滱水。《宋史·河渠志五》: 熙宁五年(1072),赵忠政言: “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夏秋可徒涉,遇冬

  • 大名府路

    ①北宋庆历八年(1048)置,为河北四安抚司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成安、威县, 山东徒骇河西北,河南濮阳、浚县及卫河上游以西、黄河以北、淇河以南地。建炎元

  • 古?镇

    即古砦镇。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古寨乡。《明史·地理志》 柳城县:“北有古��镇巡检司。”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西北古��乡。明成化二十二

  • 法相岩

    即宝方山。又名宝胜山、资胜山。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南宋嘉定年间知武冈军姜桐 《法相岩小记》 载: 山有法相寺。以寺得名。又称宝胜山、资胜山、宝方山。在湖南省武冈市资江南岸。古木参天,石壁陡峭,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