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堰

五堰

又名鲁阳五堰。唐景福元年(892)台濛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新唐书·杨行密传》:“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拖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孙儒。”《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银淋堰,“《续志》云:苏、常承中江下流,常病漂没,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自是中江不复东,而宣、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又以石窒五堰路,又液铁以固石,故曰银淋,今讹为林”。宋《景定建康志》卷16:“银林堰在溧水县东南一百里,长一十一里。”自银林稍东曰分水堰,又东曰苦李堰, 曰何家堰, 曰余家堰, 所谓“鲁阳五堰”。


在今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自西而东为银林堰、分水堰、苦李堰、何家堰、余家堰,合称五堰,各相距五里许,用以蓄水,“拖轻舸馈粮”。唐景福二年(893年)杨行密将台濛立。五堰的设立,还可截拦洪水,防止太湖泛溢。北宋时圮废,后改筑为东、西两坝。


猜你喜欢

  • 蒙化府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十四年 (1277) 改蒙化路,二十年 (1283) 降为州。明正统十三年 (1448) 复升为府,属云南布政司

  • 茶园铺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三华镇附近。《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桂丫山巡检司,初治茶园铺,后迁南浦。”

  • 宝丰 (豐) 县

    ①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景德元年 (1004) 废为镇。康定中复置。庆历三年(1043) 又废。②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改龙兴县置,属汝

  • 浒湾镇

    又作许湾镇。即今江西金溪县西浒湾镇。(浒xǔ) 在江西省金溪县西部、抚河北岸。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浒湾,人口9500。明初许姓建村,因处河湾,故名许湾,演称浒湾。1912年设浒

  • 归德州

    ①唐置,为羁縻州,属灵州都督府。侨治银州境,在今陕西横山县东部。②南宋改万德州置,属邕州横山砦。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元属田州路。明属南宁府。1915年废入果德县。③明洪武元年(1368)降归德

  • 银窝沟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四十五里银窝湾满族自治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热河省围场县: “县属银窝沟,距县市三十里。户数一百,人口七百五十,内商家二十户。有公安分局,邮政局,小学校。”

  • 东海县

    ①北齐分广饶县置,属东海郡。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隋开皇初废。仁寿元年(601)改广饶县复置东海县,唐武德四年(621)为环州治,八年(625)改属海州。南宋端平二年(1235)至淳祐十二年

  • 杜田河

    亦作渡田河。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龙川县东北之寻邬水。《方舆纪要》卷103兴宁县:杜田河“在县北。《志》云:水自安远寻邬保东流百五十余里,复折而西流,名曰赤水渡。又西南流入龙川县界,为河明潭,下流注于东

  • 北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1933—1944年和1948—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 淇门镇

    北宋置,属汲县。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六十里淇门。元为漕运重要转运站。《元史·食货志》:“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运河,以达于京师。”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南淇、卫二河交汇处。唐